你知道吗?chrome自动更新到104版本,居然引起Java服务内存泄漏

本文记录了一次由Chrome浏览器自动更新至104版本引发的内存泄漏问题,主要影响半托管客户的Java服务。文章详细介绍了问题的起因、排查过程,以及最终确定为Chrome的预检请求(OPTIONS)导致的内存泄漏。作者建议服务端检查并适配Access-Control-Request-Private-Network标头以避免类似问题。

前言

近期在工作中,遇到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内存泄漏,把排查过程和思路记下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有不正确的,欢迎指正。

起因

最近几天很多半托管客户,突然报连接服务失败,登上服务器后查看内存很高,为了让客户尽快恢复业务,运维同事第一时间选择了重启。

图片

top图

重启后,内存肉眼可见的速度涨了上来,研发同事判断后,可能之后又需要重启,临时给客户部署了备用服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扩容)

冰山一角

  • • 日志

    图片

    日志

Too many open files 代表已经到了当前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第一时间选择了先加大当前进程打开的最大文件数,让后续的请求可以正常处理

echo - n "Max open files=85535:85535" > /proc/pid/limits

通过命令查看当前已经打开的文件数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排查内存泄漏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内存泄漏的基本概念,确保自己理解正确。内存泄漏通常是指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未能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导致内存占用逐渐增加,最终可能耗尽系统资源,影响性能或崩溃。 用户可能已经遇到了一些内存相关的症状,比如应用运行变慢、崩溃,或者系统监控工具显示内存使用量持续上升。接下来,我需要考虑不同的排查步骤,帮助用户系统地诊断问题。 首先,确定是否存在内存泄漏。用户需要监控内存使用情况,比如在任务管理器、活动监视器(Mac)或top/htop(Linux)中观察内存使用是否随时间增长而持续增加。如果应用长时间运行后内存只增不减,可能就有泄漏。 然后,考虑使用内存分析工具。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工具,比如Java的VisualVM、Eclipse MAT;.NET的CLR Profiler、dotMemory;Python的tracemalloc、objgraph;C/C++的Valgrind、AddressSanitizer等。需要根据用户使用的语言推荐合适的工具。 如果是Web前端,比如JavaScript,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中的内存面板可以记录堆快照,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对象分配,找出未被释放的对象。对于Node.js,可以使用--inspect参数配合Chrome DevTools或者clinic.js工具。 接下来,检查常见的内存泄漏模式。例如,未解绑的事件监听器、闭包引用、缓存未清理、定时器未清除、全局变量累积等。在Java中,长生命周期的集合类持有对象引用也可能导致泄漏。 分析堆转储(Heap Dump)是重要的一步。生成堆转储后,使用工具分析对象引用链,找出意外存在的对象,尤其是被GC Root引用的对象。查看对象的数量是否异常增长,比如某个类的实例数随时间增加。 代码审查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关注资源释放的部分,如数据库连接、文件句柄是否正确关闭;集合类是否有元素移除机制;监听器和回调是否及时注销;第三方库是否存在已知的内存问题。 另外,分阶段测试可能有效。通过注释或禁用部分代码,逐步缩小问题范围,确定泄漏发生的模块或功能点。 压力测试和长时间运行测试可以帮助复现问题,模拟高负载或长时间使用场景,观察内存变化。 修复后,需要验证修复是否有效,持续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并添加自动化测试防止回归。 需要提醒用户,某些语言有自动垃圾回收,但不当的代码仍会导致对象无法回收。比如被全局变量或静态集合引用的对象,即使不再使用也不会被GC回收。 可能用户不太清楚自己使用的语言或环境,所以需要给出通用的步骤,同时针对不同平台提供具体工具的例子。此外,用户可能对如何生成堆转储或使用分析工具不熟悉,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指导,比如命令行参数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让用户能够逐步排查。同时,语言要简明,避免过于技术化的术语,或者适当解释术语,帮助用户理解。</think>排查内存泄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建议结合工具逐步缩小范围: 1️⃣ **确认泄漏现象** - 使用系统监控工具(如任务管理器、`top`/`htop`/`glances`)观察进程内存占用是否持续增长 - 长期运行程序时,内存是否只增不减(注意区分正常缓存与异常增长) 2️⃣ **定位泄漏语言环境** -Java:使用`jvisualvm`/`Eclipse MAT`分析堆转储 - ▸ C/C++:使用`Valgrind`或`AddressSanitizer`检测 - ▸ Python:通过`tracemalloc`或`objgraph`追踪对象引用 -JavaScript:用Chrome DevTools的Memory面板拍摄堆快照对比 - ▸ .NET:使用`dotMemory`或`CLR Profiler` 3️⃣ **关键排查手段** ```bash # Linux下查看进程内存映射(重点关注[heap]段) pmap -x <PID> | less ``` - 使用`valgrind --leak-check=full`检测C/C++程序 - Java添加JVM参数生成堆转储: ```bash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path/to/dump.hprof ``` 4️⃣ **代码级分析技巧** - 检查未释放资源:数据库连接、文件句柄、网络套接字 - 排查集合类(如HashMap)是否持续添加元素且未清理 - 注意监听器/回调未注销、静态集合持有对象、线程局部变量 - 第三方库调用后是否需主动释放资源 5️⃣ **典型泄漏模式示例** ```javascript // 前端常见泄漏:未解绑的DOM事件监听 function leakyComponent() { const 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 // 忘记调用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 } ``` ```java // Java静态集合导致的对象无法回收 public class MemoryLeak { static List<Object> cache = new ArrayList<>(); void processData() { Object data = loadLargeData(); cache.add(data); // 添加后未移除 } } ``` 6️⃣ **进阶工具组合使用** - 内存分析工具 + 代码覆盖率工具(如JaCoCo)交叉验证 - 使用`gdb`调试C/C++程序的内存分配点 - 压力测试时配合`strace`观察系统调用 **修复验证方法**: - 修复后使用`diff`工具对比修复前后的堆转储 - 用`jmeter`/`wrk`等工具模拟长时间运行 - 监控指标应呈现锯齿状内存曲线(GC正常回收) **预防建议**: ✓ 重要服务添加内存阈值告警 ✓ 关键资源使用try-with-resources(Java)或using(C#) ✓ 定期进行静态代码分析(如SonarQube) ✓ 使用弱引用(WeakReference)处理缓存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定位泄漏点,建议优先检查高频调用路径和第三方库集成部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死磕音视频

你的打赏是我分享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