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阅读笔记:
1. TCP/IP封包流程
(1) 经过TCP/UDP封装后的数据称为TCP报文段/UDP数据报。因为TCP协议除了会为通信双方维持一个连接,还具有超时重发的功能,所以操作系统会将APP的要发送数据存储在内核的相关数据结构中:
上图描述的是TCP发送数据时示意图,接收缓冲区也是如此。发送端APP调用系统调用send()/write()函数向TCP连接写数据时,内核中的TCP模块首先将APP数据拷贝到与该连接对应的TCP内核发送缓冲区中,进而将TCP头部信息和TCP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递给内核中IP模块,使用IP模块提供的服务。
对于UDP发送数据,其封装过程与TCP类似,不同的是,因为UDP是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所以UDP内核模块不会为APP的数据保存副本,当发送缓冲区的数据被发送出去后,缓冲区的数据就被丢弃。当然,如果APP想实现超时重发,就需要在APP中把数重新拷贝到内核空间的UDP发送缓冲区。另外,由于UDP是基于无连接的通信,所以发送端发送数据时,使用的函数是sendto()指明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