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Jenkins流水线脚本(Jenkinsfile)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点菜单做菜”来形象理解:Jenkinsfile是用户提交的“菜单”,Jenkins作为“厨师团队”会读取这份Groovy脚本,通过解析器将其转化为可执行任务。系统按顺序或并行执行各个stage(做菜步骤),分配agent(厨房资源),实时记录执行状态和日志(汇报进度),最终完成整个构建流程。整个过程就像厨师根据菜单要求完成烹饪并反馈结果,体现了自动化构建的核心机制。
1. Jenkins流水线脚本是什么?
比喻:
流水线脚本(Jenkinsfile)就像是你写给厨师的点菜单,上面详细写着每道菜怎么做、用什么材料、顺序如何。
2. Jenkins是怎么“看菜单做菜”的?
步骤一:点菜单(Jenkinsfile)被提交
- 你把菜单(Jenkinsfile)放在代码仓库里(比如GitHub)。
- Jenkins收到“有新菜单啦!”的通知(比如代码有变动,触发构建)。
步骤二:Jenkins把菜单拿出来
- Jenkins会去仓库里把Jenkinsfile下载下来,就像厨师拿到你的菜单。
步骤三:Jenkins“读菜单”——解析脚本
- Jenkins有一个“菜单解读员”(Groovy脚本解析器)。
- 它会一行一行地看菜单(Jenkinsfile),理解每道菜的做法(每个stage、step)。
- 如果菜单写错了(语法错误),解读员会大喊:“菜单有问题,做不了!”
步骤四:Jenkins“安排做菜”——执行流水线
- Jenkins把菜单内容变成“做菜计划表”。
- 按照菜单上的顺序,安排不同的厨师(agent/节点)去做不同的菜(stage)。
- 有的菜可以同时做(parallel),有的要等前一道菜做好才能做(顺序执行)。
步骤五:做菜过程中随时汇报
- 每做完一步,Jenkins都会记录下来(日志),就像厨师告诉你“这道菜炒好了”。
- 如果有哪道菜做失败了,Jenkins会立刻报告:“这道菜糊了!”
步骤六:做完所有菜,汇报结果
- Jenkins会根据菜单上的“后置操作”(post),比如“做完发个通知”。
- 最后告诉你:“今天的菜单都完成啦!”或者“有几道菜没做好!”
3. 技术原理(形象+专业)
1)脚本读取
- Jenkins的流水线插件会自动去仓库里找Jenkinsfile。
- 读取到内存里,准备解析。
2)脚本解析
- Jenkinsfile其实是Groovy语言写的,Jenkins有内置的Groovy解析器。
- 解析器会把Jenkinsfile“翻译”成Jenkins能理解的“任务清单”。
- 如果用的是声明式流水线(pipeline { … }),Jenkins会先把它转成底层的脚本式流水线(Scripted Pipeline)再执行。
3)执行调度
- Jenkins根据解析出来的“任务清单”,分配给不同的agent(节点/机器)。
- 每个stage、step都被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去执行。
- 并行的stage会被同时安排,顺序的stage会一个接一个执行。
4)状态跟踪与日志
- Jenkins会实时记录每一步的执行情况(成功/失败/日志输出)。
- 这些信息会展示在Jenkins的Web界面上。
4. 形象总结
- Jenkinsfile = 菜单
- Jenkins = 厨师团队
- Groovy解析器 = 菜单解读员
- agent = 厨房
- stage/step = 每道菜/每个做菜动作
- 日志 = 做菜过程的汇报
- post = 做完菜后的总结和通知
5. 一句话总结
Jenkins流水线的读取和解析原理,就是Jenkins像厨师一样,先读懂你的菜单(Jenkinsfile),再安排团队分工合作,按菜单一步步把菜(任务)做出来,并随时向你汇报进度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