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老化时间是指在Linux系统中,ARP缓存表中的条目在没有更新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被自动删除的时间间隔。这个机制有助于确保网络中的ARP表项保持最新,避免因为过时的ARP条目导致网络通信问题
一、参数配置
在Linux系统中,ARP缓存的时间通常是通过内核参数进行设置的。你可以通过调整 /proc/sys/net/ipv4/neigh/*/gc_stale_time 的值来改变ARP缓存的过期时间(单位为秒,其中 * 代表具体的网络接口)。例如:
sa8295:/ # cat proc/sys/net/ipv4/neigh/eth0.2/gc_stale_time
900
sa8295:/ #
这里的老化时间为900s,也就是15分钟
二、arp表的更新和老化
ARP表的更新的条件
在实际的环境中,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设备的ARP表项才会更新:
- 设备收到来自某IP的ARP请求包或免费ARP包;
- 设备的现有ARP表项中已经存在该IP对应的ARP表项。
其他的非ARP报文不会对设备的ARP表项产生影响。
ARP表老化时间定时器的重置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设备的ARP表项的老化时间定时器会重置:
- 设备相应的ARP表项更新时(eg:收到ip相同,mac不同的arp报文)
- 设备调用(引用)ARP表项转发数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