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仿真编译性能优化(VCS 高级特性)

冗长的编译和仿真,稍大的工程,编译加上仿真可能需要1个小时以上并且占用大量内存,而跑回归更是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内存资源,本文主要给大家带来VCS使用技巧,DPO,DPO全称是,主要用于优化编译和仿真(时间/内存),减少资源的使用,属于VCS的高级功能。仅需要很少的命令即可引入当前工程,体验来看,优化基本都在30%以上(数据来自亦安自己的测试,具体以实际为准)。

2024-09-03 15:48:39 813

原创 芯片设计AI工具盘点

随着这几年AI应用和AI芯片的发展,AI已经成为市场的的热点,各个芯片公司均逐步推出具备特色的AI芯片以对市场进行争夺。当前的AI芯片快速发展,芯片设计复杂性呈现指数级增长。为了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并获得很好的PPA,使用AI辅助设计芯片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市场上的AI EDA工具。各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目前的IC设计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人工智能的加入对于加快产品迭代意义非凡,不仅是芯片本身进入AI时代,设计芯片的流程也开始进入AI时代。

2024-09-03 15:42:40 1119

原创 EDA虚拟机2023

安装版本基本都是23/22,具体版本虚拟机内home目录下查看其中IC618环境基本配置完成了,集成了65nm工艺库以及Calibre,具体参考这篇文章。

2024-09-02 17:50:26 2460

原创 VCS基础命令

简单汇总一些,具体可以执行vcs -help可以看到多数命令,更详细的请参阅相关手册。

2024-09-02 17:46:46 1195

原创 Verdi软硬件调试HWSW

目前手册明确说支持的平台有RedHat和SUSE。亦安自己使用的平台:RedHat7.9(64),Verdi2023.12,VCS2023.12。官方特别支持的核包括ARM的所有核以及支持RV32/RV64的架构。如果你使用的是ARM的核,那么就属于官方支持的架构和核,我们只需要指定仿真核的参数,即可生成hwsw.fsdb用于HW/SW仿真。流程如下:转换流程如下::转换命令这个命令指示的是tarmac.log的格式,对应的是*.pat文件,该文件解释了log的打印格式。

2024-09-02 17:45:42 825

原创 ARM和RISC-V先进微架构设计

之前简写了3篇关于微架构的文章,涉及ARM N2ARM V2以及代表RISC-V阵营的P870,本文分享从网上找到的微架构图,并修正一下之前表述错误或者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大家讨论。从当前公开的资料显示,RISC-V阵营的微架构设计水平确实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和ARM差距不那么大,但就标准生态而言,还是有些差距,比如ARM具备完善的安全生态,软件生态方面,RISC-V还需要在高端领域继续努力。除了类似前几篇很宏观的介绍,后续我还有计划写一些较为详细的CPU微架构文章。关于CPU的问题也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2024-09-02 17:43:19 1078

原创 RISC-V最先进CPU微架构分析

近几年热门的RISC-V架构发展迅猛,尽管因为生问题,RISC-V应用方向主要是单片机级的,高端应用方向发展发展速度缓慢,依然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高端应用场景的处理器。本文汇总具有代表性的RISC-V公司推出的先进CPU微架构,其主要市场目标为服务器和PC端等高端应用方向。有分析表示,目前RISC-V阵营CPU微架构设计能力和ARM相比差距小于2年。

2024-08-31 17:02:42 2564

原创 高性能CPU微架构应该具有哪些特性

CPU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评估其性能并不好量化,传统上讲,我们(雷总)习惯说“不服跑个分”,这种方式当然也是一个相对靠谱能够对CPU性能进行量化评估的方式,但评估性能对于技术人员来讲,远不是跑个分就能得出结论的,本文将从CPU微架构的角度去讲解当前先进的微架构设计具备特性。亦安不会太过展开微架构的设计细节,所以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如果我具备某种微架构是不是就可以称为高性能处理器了,如果没有就不是?

2024-08-31 17:01:15 1746

原创 ARM V2微架构

今年V3/N3已经发布,但考虑到没有公布太多的细节,我依据手册在“ARM发布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一文中对微架构有阐述,本文主要简单分析ARM V2的一些微架构内容。arm的微架构给我的感觉是细节特别多,很多微小的特性都会抓取去优化,这是国内很多公司不具备的,国际一线的CPU公司,微架构方向的优化每年提升都放缓了,更多的是面向特定场景的优化,反而是工艺的提升以及SoC系统级微架构的提升对芯片系统的影响更大了。

2024-08-30 13:46:36 1115

原创 ARM N2微架构介绍

之前在“ARM V2处理器微架构介绍”一文中介绍了面向服务器、云计算等应用的ARM V2处理器微架构,V系列具有更强性能,N系列强调性能和功耗等方向的平衡,本文就将介绍一下ARM N2处理器微架构相比较前代的一些提升。尽管ARM还具备一代N1/V1的服务器端处理器,但严格意义讲N2是ARM相对成熟的第一代服务器端处理器IP。ARM N2还是属于比较经典的一代CPU,不少的公司都在使用,其很多微架构的设计都比较有趣,很多特新大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论文研究。

2024-08-30 13:45:41 1639

原创 ARM发布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N3

就在2月21日,ARM发布了新一代面向服务器的高性能处理器N3和V3,N系列平衡性能和功耗,而V系列则注重更高的性能。此次发布的N3,单个die最高32核(并加入到CCS,Compute Subsystems,包含Core,System Ip等),以CCS来讨论,每瓦性能比上一代提升20%-50%。而Neoverse V3,单个die最高64核(加入CCS),ARM似乎更强调其AI相关的分析能力。

2024-08-30 13:39:11 1470

原创 Top-Down微架构分析方法

相比较于基于计算CPU时钟周期的传统框架,top_down基于计算流水线的资源,初始研究层次更加上层。以下图的简化CPU微架构为例,流水线的概念上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获得架构规定的指令,后端主要负责提交指令以及执行指令,当执行完成时,结果会被写入寄存器或者写回内存。微架构简图intel对top_down的介绍中将流水线的执行抽象出流水线“槽”的概念,例如前端每个周期可以分配6个uOP,后端每个周期可以执行6个uOp,流水线槽表示处理一个uOp所需的硬件的资源,在每个周期有6个流水线槽可用。

2024-08-29 14:44:02 1541

原创 HotChips2024:AMD Zen5,CPU微架构介绍

文中还有不少内容没写,例如LSU仅描述了Cache,预取这些也没写,各模块的参数请参考图片内容。一些策略性的东西,不宜展开讲,三两句说不明白反而显得很累赘。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指正。CPU微架构问题可以加我微信讨论,点击公众号菜单”联系我“即可。

2024-08-29 14:42:15 1403

原创 EDA虚拟机分享2020版本(Synopsys2020)

EDA虚拟机分享

2022-10-11 23:50:17 8109 8

原创 以太网(UDP)开源Verilog专题(二)

导言上一期主要讲解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以及工程的恢复,本期主要简单讲一下用到的原语以及仿真FIFO,先仿真FIFO最主要的原因是FIFO很简单,需要频繁的调用。3顶层以及原语3.1项目顶层上一期我们讲解过了工程的恢复,下图是该rgmii项目综合完的顶层原理图(kintex7),顶层涉及到的模块有,差分时钟buffer,输入延迟,时钟分频倍频(时钟管理MMCM,和PLL相比的优势是可以动态调整相位),同步复位异步释放模块(关于这个知识点请参阅“”一文,这里不多赘述),延迟模块(IDELAYE..

2022-08-01 08:51:40 1916

原创 AXI4-Stream开源代码仿真

AXI4-Stream代码仿真

2022-07-12 23:41:18 1264

原创 AXI4/AXI5-Stream详解

AXI4和AXI5-Stream讲解

2022-07-12 23:33:42 2712 2

翻译 Verilog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技术

太长了,不好整理过来,直接从微信公众号链接看吧AriesOpenFPGA

2021-10-03 16:17:19 29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