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伟
文章目录
三、性能测试:量化 Caddy 与 CoreDNS 的性能表现
为验证 Caddy 与 CoreDNS 的性能极限,本文基于以下环境进行测试:
- 硬件:2 核 4G 云服务器(CPU:Intel Xeon Platinum 8269CY,内存:4GB DDR4)
- 软件:Caddy v2.8.4、CoreDNS v1.11.1、CentOS 7.9
- 测试工具:
- Caddy:wrk(HTTP/HTTPS 压测)、ab(简单并发测试)
- CoreDNS:dnsperf(DNS 查询压测)、queryperf(DNS 响应延迟测试)
3.1 Caddy 性能测试:HTTPS 与反向代理能力
测试场景:Caddy 作为反向代理,将请求转发到静态文件服务(Nginx),分别测试 HTTP/1.1 与 HTTPS(TLS 1.3)的性能。
测试结果(并发量 1000,持续 60s):
协议 | QPS(每秒请求数) | 平均响应时间(ms) | 99% 响应时间(ms) | 内存占用(MB) | CPU 使用率(%) |
---|---|---|---|---|---|
HTTP | 18,523 | 5.3 | 12.1 | 18.7 | 45 |
HTTPS | 12,346 | 8.1 | 18.5 | 22.3 | 68 |
结果分析:
- HTTPS 性能损耗:启用 TLS 后,QPS 下降约 33%,响应时间增加约 53%,主要原因是 TLS 握手(尤其是首次握手)的 CPU 消耗。
- 资源占用:即使在 1.2 万 QPS 下,Caddy 内存占用仍低于 25MB,CPU 使用率 < 70%,轻量特性显著。
- 优化点:启用 TLS 会话复用(tls { session_ticket auto })可减少握手消耗,实测 QPS 可提升至 14,800(+20%)。
3.2 CoreDNS 性能测试:DNS 解析能力
测试场景:CoreDNS 配置cache 300插件,分别测试 “缓存命中” 与 “缓存未命中” 场景的性能。
测试结果(查询类型 A 记录,并发量 500):
场景 | QPS(每秒查询数) | 平均响应时间(ms) | 99% 响应时间(ms) | 内存占用(MB) | CPU 使用率(%) |
---|---|---|---|---|---|
缓存未命中 | 3,218 | 15.2 | 32.7 | 12.5 | 38 |
缓存命中 | 18,945 | 2.1 | 5.3 | 15.8 | 22 |
结果分析:
- 缓存价值:缓存命中时 QPS 提升约 5.9 倍,响应时间降低约 86%,说明cache插件是 CoreDNS 性能优化的核心。
- 极限性能:在 “缓存命中 + 无复杂插件” 场景下,CoreDNS QPS 可突破 2 万,满足中小型 K8s 集群(1000+ Pod)的 DNS 需求。
- 插件影响:若启用kubernetes插件(需访问 K8s API Server),缓存未命中时 QPS 会降至 2,500 左右,建议通过cache延长缓存时长(如cache 600)。
3.3 集成场景性能:Caddy + CoreDNS 端到端测试
测试场景:用户请求→Caddy(HTTPS)→CoreDNS(解析内部域名)→Nginx,测试端到端 QPS 与延迟。
测试结果(并发量 500):
场景 | 端到端 QPS | 平均延迟(ms) | 瓶颈点 |
---|---|---|---|
Caddy+CoreDNS(缓存命中) | 8,923 | 11.2 | Caddy 的 TLS 处理 |
Caddy+CoreDNS(缓存未命中) | 5,318 | 18.7 | CoreDNS 的 DNS 解析 |
优化建议:
-
Caddy 侧:启用 HTTP/3(quic插件),减少 TLS 握手消耗;配置连接池(reverse_proxy { max_conns 1000 })。
-
CoreDNS 侧:扩大缓存容量(cache 300 { capacity 10000 }),增加 DNS 并发处理数(max_concurrent 1000)。
-
网络侧:将 Caddy 与 CoreDNS 部署在同一节点,减少跨节点网络延迟;使用 UDP 而非 TCP(DNS 默认 UDP,效率更高)。
四、总结与展望
4.1 核心结论
- 功能互补:Caddy 解决 “HTTPS 自动配置 + 反向代理” 问题,CoreDNS 解决 “灵活 DNS 解析 + 服务发现” 问题,两者结合可快速搭建生产级边缘网关或内部服务入口。
- 轻量高效:两者均基于 Go 语言开发,单二进制、低资源占用,适合边缘设备、中小型 K8s 集群等资源受限场景。
- 性能可控:通过cache(CoreDNS)、TLS 会话复用(Caddy)等优化,集成场景 QPS 可突破 8000,满足多数中小规模业务需求。
4.2 适用场景
- 边缘服务:如 IoT 设备接入、CDN 边缘节点,需轻量 HTTPS 网关与动态 DNS 解析。
- 内部微服务:替代 Nginx+Bind 组合,简化配置与运维(如自动 HTTPS、K8s 服务发现)。
- 静态网站托管:Caddy 托管静态文件,CoreDNS 解析自定义域名,无需额外证书管理。
4.3 未来展望
- 云原生深度集成:CoreDNS 将进一步优化 K8s Service 拓扑感知(如topology-aware插件),Caddy 将支持 K8s IngressClass,实现更灵活的流量管理。
- 性能突破:Caddy 计划引入 eBPF 加速 TLS 处理,CoreDNS 将优化插件链执行效率,减少 CPU 消耗。
- 安全增强:CoreDNS 将支持 DNS-over-HTTPS(DoH)/DNS-over-TLS(DoT),Caddy 将集成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如 OAuth2.0)。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实践,相信读者已对 Caddy 与 CoreDNS 的技术细节、集成方案及性能优化有了全面理解。在实际落地时,需结合业务场景调整配置(如缓存时长、TLS 策略),并通过监控(Prometheus+Grafana)持续跟踪性能指标,确保服务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