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 URLEncode转移字符

本文探讨了在应用程序开发中使用URL编码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处理中文及特殊字符时。不当的URL编码可能导致服务端解析错误,因此文章提供了正确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需要通过HTTP、HTTPS协议与服务器交互。这其中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要求对URL进行encode处理,以保证中文、特殊字符的正确传递。不过这个小小的url encode方法有些时候也会酿成”血案”。

发送给服务端的请求中的参数值,如果含有特殊符号,需要是做URLEncode,服务端才可以正常解析,否则可能会出错。
URLEncode主要是把一些特殊字符转换成转移字符,比如:&要转换成<&amp>这样的。

如果不转换,可能会在运行时直接报错。

如果全部转换,也会报错,因为会把其中非参数的部分也给转换了。

转换方式:

    public static String toURLEncoded(String paramString) {  
            if (paramString == null || paramString.equals("")) {  
                LogD("toURLEncoded error:"+paramString);  
                return "";  
            }  

            try  
            {  
                String str = new String(paramString.getBytes(), "UTF-8");  
                str = URLEncoder.encode(str, "UTF-8");  
                return str;  
            }  
            catch (Exception localException)  
            {  
                LogE("toURLEncoded error:"+paramString, localException);  
            }  

            return "";  
        }  

返回的参数的转换:

    public static String toURLDecoded(String paramString) {  
            if (paramString == null || paramString.equals("")) {  
                LogD("toURLDecoded error:"+paramString);  
                return "";  
            }  

            try  
            {  
                String str = new String(paramString.getBytes(), "UTF-8");  
                str = URLDecoder.decode(str, "UTF-8");  
                return str;  
            }  
            catch (Exception localException)  
            {  
                LogE("toURLDecoded error:"+paramString, localException);  
            }  

            return "";  
        }  


在 Python 中,GET 和 POST 是两种常见的 HTTP 请求方法,它们的用途和数据传递方式有所不同。GET 请求通常将参数附加在 URL 后面(查询字符串),而 POST 请求则将数据放在请求体中发送到服务器。 要将一个原本使用 GET 的请求转换为 POST 请求,需要调整请求的方式,并将原本作为 URL 参数传递的数据转移请求体中(对于某些内容类型,如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或以其他形式(如 JSON 数据)提交。 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urllib` 模块从 GET 请求转换为 POST 请求: ### 使用 urllib 发送 GET 请求 ```python import urllib.parse import urllib.request # GET 请求参数直接拼接到 URL 上 params = {'q': 'example', 'page': 2} url = 'http://example.com/search?' + urllib.parse.urlencode(params) with urllib.request.urlopen(url) as response: content = response.read() print(content) ``` ### 将 GET 转换为 POST 请求 ```python import urllib.parse import urllib.request # POST 请求的参数需要编码为字节流并传入 data 参数 data = {'q': 'example', 'page': 2} data_encoded = urllib.parse.urlencode(data).encode('utf-8') url = 'http://example.com/search' # 构造请求对象,并指定 method='POST' req = urllib.request.Request(url, data=data_encoded, method='POST') with urllib.request.urlopen(req) as response: content = response.read() print(content) ``` 在上述代码中,关键的区别在于: - GET 请求通过 URL 编码将参数附加到 URL 上。 - POST 请求将参数封装在请求体中,并通过 `data` 参数传递[^1]。 此外,如果目标服务端点要求特定的 `Content-Type` 头(例如 `application/json`),还需要手动设置该头部信息。例如: ### 发送 JSON 格式的 POST 请求 ```python import json import urllib.request url = 'http://example.com/api' data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json_data = json.dumps(data).encode('utf-8') req = urllib.request.Request(url, data=json_data, headers={'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method='POST') with urllib.request.urlopen(req) as response: content = response.read() print(content) ``` 需要注意的是,GET 和 POST 请求之间的转换不仅仅是改变请求方法,还应确保后端 API 或 Web 服务支持该方法并能正确解析 POST 请求体中的数据[^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