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static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C和C++中static关键字的多种用途,包括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函数以及C++特有的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通过具体代码示例,阐述了static如何影响变量的生命周期、作用域以及文件隔离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语言中的static关键字有三种用途:

1.静态局部变量:用于函数体的内部修饰变量,这种变量的生存期长于该函数。

int f()
{
static int i = 1; // note:1
	//int i = 1;  // note:2
i+=1;
return i;
}

要明白这个用法,我们首先要了解c/c++的内存分布,以及static所在的区间。

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在内存中分布情况如下:

1.栈区: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像局部变量,函数参数,都是在栈区。会随着作用于退出而释放空间。

2.堆区:程序员分配并释放的区域,像malloc(c),new(c++)

3.全局数据区(静态区):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起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释放。

4.代码区。

所以上面note:1的static是在全局数据区分配的,那么它存在的意思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初始化的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他存在的意义就是随着低一次函数的调用而初始化,却不随着函数的调用结束而销毁(如果把以上的note:1换成note:2,那么i就是在栈区分配了,会随着foo的调用结束而释放)。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浮出水面了,他是在第一次调用进入note:1的时候初始化,且只会初始化一次,也就是第二次调用否f()的时候不会继续初始化,而会直接跳过。

那么他跟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初始化一次,连续调用f()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全局变量的话,变量就不属于函数的本身,不再仅受函数的控制了,给程序的维护带来不便。

静态局部变量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静态局部变量保存在全局数据区,而不是保存在栈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调用,直到下次赋新值。

总结一下,静态局部变量的特点(与note:2中的局部变量进行对比)

(1).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局部变量在栈区分配内存)

(2).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会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在进行初始化(局部变量每次函数调用都会被初始化)

(3).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局部变量不会被初始化)

(4).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也就是不能在函数体外边使用它(局部变量在栈区,在函数结束后立即释放内存)

2.静态全局变量:定义在函数体外,用于修饰全局变量,表示该变量只在本文件可见。

static int i = 1;  //note:3
//int i = 1;  //note:4
 
 
int foo()
{
	i += 1;
	return i;
}

note3与note4有什么差异呢?你调用几次foo(),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本文件内调用它们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区别在哪里?

文件隔离!

假设有一个文件a.c,我们在新建一个b.c,内容如下:

//file a.c
 
//static int n = 15;  //note:5
int n = 15;  //note:6
 
//file b.c
#include <stdio.h>
 
extern int n;
 
void fn()
{
	n++;
	printf("after: %d\n",n);
}
 
 
void main()
{
	printf("before: %d\n",n);
	fn();
}

我们先使用note:6,也就是非静态全局变量,发现输出为:
before: 15
after: 16

也就是我们的b.c通过extern使用了a.c定义的全局变量。
那么我们改成使用note:5,也就是使用静态全局变量呢?

gcc a.c b.c -o output.out

会出现类似undeference to "n"的报错,它是找不到n的,因为static进行了文件隔离,你是没办法访问a.c定义的静态全局变量的,当然你用 #include “a.c”,那就不一样了。

以上我们就可以得出静态全局变量的特点:
静态全局变量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全局变量可以);
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自然了,因为static隔离了文件,其它文件使用相同的名字的变量,也跟它没关系了);

3.静态函数:准确的说,静态函数跟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类似:

//file a.c
#include <stdio.h>
 
 
void fn()
{
	printf("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
 
 
//file b.c
#include <stdio.h>
 
 
extern void fn();  //我们用extern声明其他文件的fn(),供本文件使用。
 
 
void main()
{
	fn();
}

可以正常输出: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当给void fn()加上static的关键字之后呢? undefined reference to “fn”.

所以,静态函数的好处跟静态全局变量的好处就类似了:
1.静态函数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
2.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上面一共说了三种用法,为什么说准确来说是两种呢?
1.一种是修饰变量,一种是修饰函数,所以说是两种(这种解释不多)。
2.静态全局变量和修饰静态函数的作用是一样的,一般合并为一种。(这是比较多的分法)。

总的来说:c语言中的static中的两种用法,一种是文件隔离:就是static修饰的变量或者函数不能在别的文件用extern修饰然后调用,可以靠引用.h文件来引用。另外一种就是:用它修饰的函数局部变量只能在函数内被改变,但是生命期贯穿整个程序。

C++ 语言的 static 关键字有两种用途:

当然c中的两种用法也可以用在c++中,此外在c++中还有两种用法:

1.静态数据函数:用于修饰class的数据成员,即所谓的静态成员,这种数据成员的生存期大于class的对象(实体instance)。静态数据成员是每个class都有一份,普通数据成员是每个class有一份,普通数据成员是每个instance有一份,因此静态数据成员也叫作类变量,而普通数据成员也叫作实例变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ctangle
{
private:
	int m_w,m_h;
	static int s_sum;
	
public:
	Rectangle(int w,int h)
	{
		this->m_w = w;
		this->m_h = h;
		s_sum += (this->m_w * this->m_h);
	}
 
 
	void GetSum()
	{
		cout<<"sum = "<<s_sum<<endl;
	}
 
 
};
 
 
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
 
 
 
 
int main()
{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
	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
	rect1->GetSum();
	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
	Rectangle rect2(2,3);
	rect2.GetSum();
	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图可知:sizeof(Rectangle)=8bytes=sizeof(m_w)+sizeof(m_h)。也就是说 static 并不占用Rectangle的内存空间。
那么static在哪里分配内存的呢?是的,全局数据区(静态区)。
再看看GetSum(),
第一次
12=34
第二次
18=12+2
3
。由此可得,static只会被初始化一次,于实例无关。

结论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实例)都有自己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作是类的成员,由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共享访问,对该类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是要分配空间,所以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

也就是说,你每new一个Rectangle,并不会为static int s_sum的构建一份内存拷贝,它是不管你new了多少Rectangle的实例,因为它只与类Rectangle挂钩,而跟你每一个Rectangle的对象没关系。

2.静态成员函数:用于修饰class的成员函数

我们对上面的例子稍加改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ctangle
{
private:
	int m_w,m_h;
	static int s_sum;
	
public:
	Rectangle(int w,int h)
	{
		this->m_w = w;
		this->m_h = h;
		s_sum += (this->m_w * this->m_h);
	}
 
 
	static void GetSum()  //这里加上static
	{
		cout<<"sum = "<<s_sum<<endl;
	}
 
 
};
 
 
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
 
 
 
 
int main()
{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
	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
	rect1->GetSum();
	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
	Rectangle rect2(2,3);
	rect2.GetSum();  //可以用对象名.函数名访问
	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
	Rectangle::GetSum();  //也可以可以用类名::函数名访问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上面注释可见:对GetSum()加上static,使它变成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类名::函数名进行访问。

那么静态成员函数有什么特点呢?

1.静态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2.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任意的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3.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4.调用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成员访问操作符(.)和(->)为一个类的对象或指向类对象的指针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使用类名::函数名调用(因为他本身属于类,用类名调用很正常)

前三点其实是一点: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包括成员函数和数据成员),但是非静态可以访问静态,有点晕吗?没关系,我给你个解释,
因为静态是属于类的,它是不知道你创建了10个还是100个对象,所以它对你对象的函数或者数据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它没办法调用,而反过来,你创建的对象是对类一清二楚的(不然你怎么从它那里实例化呢),所以你是可以调用类函数和类成员的,就像不管GetSum是不是static,都可以调用static的s_sum一样。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C++static关键字的用法 请问C++ static keyword usage and examples”。这是一个关于C++编程语言的问题,具体是关于static关键字的用法和示例。 根据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 - 引用[1]: 关于C++主题的深入覆盖,包括extern关键字。 - 引用[2]: 在C++98中,只有静态常量成员可以在内初始化,且初始值必须是常量表达式。 - 引用[3]: 外部变量使用extern关键字声明。 - 引用[4]: 一个C程序示例,展示char const *p的用法。 这些引用似乎与用户的问题相关,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static关键字,而引用中提到extern和其他内容。我需要确保回答基于static关键字,并参考这些引用,如果适用。 关键点: - staticC++中有多种用法:在内、在函数内、在文件作用域。 - 我需要提供清晰的解释和示例。 结构化回答: 1. **介绍static关键字**:简要解释static的作用。 2. **不同场景的用法**: - 在内: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 - 在函数内:静态局部变量。 - 在文件作用域:静态全局变量(在C++中,这通常用匿名命名空间替代)。 3. **提供示例代码**:使用代码块展示每个用法。 4. **解释每个用法**:说明为什么使用static,以及它的行为。 5. **生成相关问题**:在回答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确保使用中文回答。 参考引用: - 引用[2]提到静态常量成员的初始化,这直接相关。我可以引用它。 - 其他引用关于extern,可能不直接相关,但如果有连接点,我可以提及。 详细内容: - **静态成员变量**:属于,而不是对象。所有对象共享同一个实例。 - 示例:class MyClass { static int count; }; - **静态成员函数**:只能访问静态成员,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 - 示例:class MyClass { static void func(); }; - **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内声明,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运行期间,但作用域限于函数。 - 示例:void func() { static int counter = 0; counter++; } - **静态全局变量**:在文件作用域使用static声明,限制作用域到当前文件(内部链接)。 - 在C++中,推荐使用匿名命名空间来替代。 在C++中,文件作用域的static被匿名命名空间取代,但为了兼容性,仍然可以使用。 添加引用标识:在相关段落末尾添加[^n]。 生成相关问题: - 例如: 1. static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是什么? 2. 如何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 3. static与extern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结构: - 开头:直接回应用户问题。 - 主体:分点解释用法。 - 结尾:生成相关问题。 代码示例:使用代码块,如示例中所示。</think>### C++static关键字的用法与示例 在C++中,`static`关键字是一个多功能修饰符,用于控制变量或函数的生命周期、作用域和存储方式。它可以在不同上下文中使用,包括内、函数内和文件作用域。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其核心用法,并提供清晰的代码示例。回答基于C++标准(如C++11及更高版本),并参考了相关权威资料。 #### 1. **内的static成员(静态成员变量和函数)** - **静态成员变量**:属于本身,而非的对象。所有对象共享同一个实例,常用于计数器、共享配置等场景。初始化必须在外进行(C++17后允许内联初始化)。 - 示例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class Counter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声明静态成员变量 Counter() { count++; } }; int Counter::count = 0; // 外初始化(必须在全局作用域) int main() { Counter c1, c2; std::cout << "对象数量: " << Counter::count << std::endl; // 输出: 对象数量: 2 return 0; } ``` - 为什么使用:确保所有对象共享同一数据,避免重复存储。在C++98中,只有静态常量整型成员(如`static const int`)可以在内初始化,且初始值必须是常量表达式(如`static const int m1 = 7;`),否则需要在外定义[^2]。 - **静态成员函数**:属于而非对象,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变量或其他静态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因为无`this`指针)。 - 示例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class MathUtils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静态函数 }; int main() { std::cout << "和: " << MathUtils::add(3, 4) << std::endl; // 输出: 和: 7 return 0; } ``` - 为什么使用:提供工具函数,无需创建对象实例,提升代码效率。 #### 2. **函数内的static局部变量(静态局部变量)** - 在函数内部声明,生命周期为整个程序运行期间,但作用域仅限于该函数。首次调用时初始化,之后调用保留其值。 - 示例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void counterFunc() { static int count = 0; // 静态局部变量 count++; std::cout << "调用次数: " << count << std::endl; } int main() { counterFunc(); // 输出: 调用次数: 1 counterFunc(); // 输出: 调用次数: 2 return 0; } ``` - 为什么使用:保留状态信息,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减少命名冲突风险)。 #### 3. **文件作用域的static全局变量(内部链接)** - 在文件作用域(全局)声明,限制变量作用域为当前文件(内部链接),避免在其他文件中访问。在现代C++中,推荐使用匿名命名空间替代。 - 示例代码: ```cpp // File1.cpp static int fileLocalVar = 42; // 静态全局变量,仅在当前文件可见 void printVar() { std::cout << "文件内变量: " << fileLocalVar << std::endl; } // 其他文件无法通过 extern 访问 fileLocalVar ``` - 为什么使用:实现封装,防止多文件项目中的命名污染。与`extern`关键字(用于外部链接)相反,`extern`允许跨文件访问变量[^3]。 #### 关键行为总结 - **生命周期**:`static`变量在程序启动时初始化,生命周期持续到程序结束(全局或静态存储区)。 - **作用域**:内或函数内`static`限制作用域,避免污染全局命名空间。 - **内存管理**:所有`static`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而非栈或堆。 - **与`const`的区别**:`static`强调共享和持久性,而`const`强调不可变性(如引用[4]中的`const char *ptr`展示只读指针)[^4]。 #### 注意事项 - 在C++11及以上版本,静态成员变量支持内初始化(如`static int count = 0;`),但复杂型仍需外定义。 - 过度使用`static`可能导致代码耦合或测试困难,建议仅在必要时使用。 - 对于文件作用域,优先使用匿名命名空间(如`namespace { int var; }`)代替`static`,以符合现代C++最佳实践[^1]。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