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L vector容器迭代器用法详解
< C++ STL vector容器用法详解C++ STL vector容器访问元素的几种方式 >
成员函数 | 功能 |
---|---|
begin() |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正向迭代器;如果是 const 类型容器,在该函数返回的是常量正向迭代器。 |
end() | 返回指向容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一个位置的正向迭代器;如果是 const 类型容器,在该函数返回的是常量正向迭代器。此函数通常和 begin() 搭配使用。 |
rbegin() |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反向迭代器;如果是 const 类型容器,在该函数返回的是常量反向迭代器。 |
rend() |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之前一个位置的反向迭代器。如果是 const 类型容器,在该函数返回的是常量反向迭代器。此函数通常和 rbegin() 搭配使用。 |
cbegin() | 和 begin() 功能类似,只不过其返回的迭代器类型为常量正向迭代器,不能用于修改元素。 |
cend() | 和 end() 功能相同,只不过其返回的迭代器类型为常量正向迭代器,不能用于修改元素。 |
crbegin() | 和 rbegin() 功能相同,只不过其返回的迭代器类型为常量反向迭代器,不能用于修改元素。 |
crend() | 和 rend() 功能相同,只不过其返回的迭代器类型为常量反向迭代器,不能用于修改元素。 |
除此之外,C++ 11 新添加的 begin() 和 end() 全局函数也同样适用于 vector 容器。即当操作对象为 vector 容器时,其功能分别和表 1 中的 begin()、end() 成员函数相同,具体用法本节后续会做详细介绍。
这些成员函数通常是成对使用的,即 begin()/end()、rbegin()/rend()、cbegin()/cend()、crbegin()/crend() 各自成对搭配使用。其中,begin()/end() 和 cbegin/cend() 的功能是类似的,同样 rbegin()/rend() 和crbegin()/crend() 的功能是类似的。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函数在实际使用时,其返回值类型都可以使用 auto 关键字代替,编译器可以自行判断出该迭代器的类型。
vector容器迭代器的基本用法
vector 容器迭代器最常用的功能就是遍历访问容器中存储的元素。
首先来看 begin() 和 end() 成员函数,它们分别用于指向「首元素」和「尾元素+1」 的位置,下面程序演示了如何使用 begin() 和 end() 遍历 vector 容器并输出其中的元素:
#include <iostream>
//需要引入 vector 头文件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values{
1,2,3,4,5};
auto first = values.begin();
auto end = values.end();
while (first != end)
{
cout << *first << " ";
++first;
}
return 0;
}
输出结果为:
1 2 3 4 5
可以看到,迭代器对象是由 vector 对象的成员函数 begin() 和 end() 返回的。我们可以像使用普通指针那样上使用它们。比如代码中,在保存了元素值后,使用前缀++运算符对 first 进行自增,当 first 等于 end 时,所有的元素都被设完值,循环结束。
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全局的 begin() 和 end() 函数来从容器中获取迭代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