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Python之基本操作篇
**
Python的print语句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的万物之源C语言中有printf语句,而在Python中与之对应的就是print语句了。Python的print语句功能类似于C语言的printf语句,可以向屏幕上输出指定的文字。比如输出’Hello, world!’,用代码实现如下:
print语句也可以跟上多个字符串,用逗号“,”隔开,就可以连成一串输出,如下图所示:
代码如下:
print("Don't you ever",'question why','I am by your side.')
ps:print会依次打印每个字符串,遇到逗号“,”时,会输出一个空格,所以输出的字符串拼起来就如同上图所示。
除了上述的功能外,print语句也可以打印整数,或者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代码如下:
print(1000)
print(300 + 600)
为了使代码更美观一些,可以把计算300 + 600的输出结果打印成这样:
代码如下:
print('300 + 600 =',300 + 600)
在此我要解释的是,对于100 + 200这个算法,Python解释器自动计算出结果是300,但是对于 ‘100 + 200 =’ 是字符串而非数学公式,Python会把它视为字符串,所以会自动输出你所输入在’ '中的东西。
因为 print 语句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是有多次的使用,所以大家对之应该都不陌生,在此我就不再赘述。
Python的注释
其实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给程序加上注释的。注释的目的是用来说明代码的,让阅读者或者编者自己能够轻松读懂每一行代码的意义,同时也是为后期代码维护提供便利。在程序运行的时候,Python解释器会直接忽略掉注释,所以有没有注释不影响程序的执行结果,但是影响到别人能不能看懂你的代码。
Python的单行注释以 # 开头,后面的文字直到行尾都算注释,如图。
而且注释还有一个巧妙的用途,就是一些代码我们不想运行,但又不想删除,就可以用注释暂时把它们屏蔽掉:
Python不仅可以实现单行注释,其实也可以实现多行注释。多行注释用两个三引号 ‘’’ 包含起来,如下图。
Python的行与缩进
Python最具特色的就是使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块,不需要再使用大括号 { } 了。缩进的空格数是可变的,但是同一个代码块的语句必须包含相同的缩进空格数,缩进不一致会导致代码运行的错误。
就像上文的多行注释一样,我的缩进错误导致代码报错,就如下图。
除了上图的失败例子,我再用 比较法 举一个例子。
正确示例:
错误示例:
源代码如下:
if True:
print('true!')
else:
print('false!')
多行语句
Python通常是一行写完一条语句,但语句很长的话,我们也可以使用反斜杠(\)来实现多行语句。
对比如下图的输入框和输出框,就可以明白(\)的作用。
代码如下:
week=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money I gave you yesterday? \
I am very angry.'
print(week)
等待用户输入
Python中还有input()函数,其作用相当于C语言中的scanf()语句,是用来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如下图所示。
代码如下:
print('Who are you?')
you = input()
print('Hello,could we be friends?')
print(you)
在这个时候,运行框会输出“Who are you?”。
当用户输入Andy,然后按回车键时,程序会继续运行,并且输出结果如下。
本次 Python的基本操作 内容比较少,而且多以图片为主力军,哎,做的挺水的。我会继续加油把后面的内容丰满起来,文章也做的更长一些。嗯,就是这样,这篇就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