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测试

一.手机端常规测试

1.1 介绍

手机端测试,一般分为两大类:Android和ios

Android和ios两者之间有区别:

1. 两者运行机制不同:IOS采用的是沙盒运行机制,安卓采用的是虚拟机运行机制。
2. 两者后台制度不同:IOS中任何第三方程序都不能在后台运行;
                    安卓中任何程序都能在后台运行,直到没有内存才会关闭。
3. IOS中用于UI指令权限最高,安卓中数据处理指令权限最高。

4. Android开源导致碎片化比较严重,(手机型号,版本,分辨率,应用兼容)bug比较多,
   IOS通常bug会少一些。

1.2 软件测试考虑因素

1.2.1 功能测试

    我就先来说一下功能测试吧,对于手机app来说,和我们测试web项目差不太多,也是各种测试方式需
要考虑进来,比如说逻辑功能测试,现在移动端越来越火爆,大家用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对软件也越来越
挑剔,现在公司在开发移动端的时候,肯定是有相应的需求文档,我们做逻辑功能测试,就是根据这些资料,
当然也根据我们正常人的逻辑思维进行逻辑功能测试,就拿我上个项目来说,它就是一个移动端项目,在做
逻辑功能测试的时候,我们要测试主页面,我的页面,商城页面这些功能是否合理。

1.2.2 安装与卸载测试

   软件安装后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安装过程中是否可以取消,安装空间不足时,是否有相应提示,是否可以卸
载应用(可通过桌面卸载,也可以通过软件卸载。曾发现在IOS手机上有个应用安装时未完全安装,终止安装
后,未完成安装的应用图标一直显示在手机上,并且无法成功删除),卸载是否支持取消功能,单击取消后软件
卸载功能是否正常,卸载后文件是否全部删除所有的安装文件夹,从不同的应用市场下载进行安装测试,比如测
试小米市场,华为市场,应用宝,安卓市场,安智市场的安装测试。

1.2.3 软件升级更新测试

    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是否有更新提示,当版本为非强制升级版时,用户可以取消更新,老版本能正常使
用,用户在下次启动app时,仍能出现更新提示;当版本为强制升级版时,当给出强制更新后用户没有做更新
时,退出客户端,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强制升级提示,当然现在强更已经很少出现了。检查更新后各个功
能是否能正常使用;在线跨版本升级后能否正常使用,当然现在主流的安装更新方式开始向热更新热部署方式
转变,就是在用户不需要手动更新的情况下,完成版本的静默更新,这个技术是有难度的,需要看公司中程序
员的技术能力还有就是是否有这样的产品需求

1.2.4 登录测试

    对于登录测试,基本上每一款app都有登录注册功能,所以在测试App的时候,登录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
项。
    我们做登录测试的时候,往往包含这么些项,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错误时,界面有提示信息,用户主动退出
登陆后,下次进入app时,应该进入登陆界面,密码更改后,登录时是否做到了有效数据的校验,对于未登录状
态时,一些页面的操作,是否做了控制,切换账号登录,检验登录的信息是否做到及时更新,对于多个端
(web、iso、android等)进行操作时,确保数据库操作无误,且每个端可以及时看到数据的更新,一个账号
只允许一台机器登陆的软件,需要账号登录多个手机时,是否将原用户踢下线,且能够给出提示信息,用户登录
状态太久,session会过期,会出现“虽然是登录状态,系统会提示用户没有登陆”

1.2.5 安全性测试---权限测试

    对于手机权限,如果我们是刚开发不知名的app,权限这块尽量少一些,这些权限在安装的时候都必须用
户同意。在Android 6.0之后,权限需要动态的申请,我们测试的时候,需要测试在使用到这些权限的时候,
程序员是否做逻辑判断,用户同意权限应该怎么操作,不同意权限又应该怎么操作。

1.2.6 消息推送测试

消息推送,是移动端的一大特色。我就说一下消息推送我们所做的这些方面吧,
未锁屏时,应用后台运行,消息推送是否可正常接收,未锁屏时,APP客户端使用过程中,可以收到消息提
醒,且点击可查看。
锁屏时,手机消息栏是否可以接收到消息提醒。且点击可查看。点击后消息栏中消失。
精准推送
当推送消息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时候,需要检查收到的push与用户身份是否相符,没有错误的将其他人的消息推
送过来
push推送消息是是否能有针对性的推送,如相应内容推送给相应用户(精准推送)
退出登录后,是否接受push推送(根据需求来)

1.2.7 前后台切换测试

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是否停留在上一次操作界面;检查功能及应用状态是否正常;程序是
否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手机锁屏解屏后进入app注意是否会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
当APP使用过程中有电话进来中断后再切换到APP,功能状态是否正常
当关闭APP进程后,在开启APP,APP能否正常启动
对于有数据交换的页面,尤其是有视频图片之类的页面,每个页面都必须要进行前后台切换、锁屏的测试,这
种页面最容易出现崩溃

1.2.8 UI测试(界面测试)

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一般涉及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可视控件)布局、风格、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操
作是否友好。
如:安装app后的加载页显示,分享页面的产品logo显示

1.2.9 兼容性测试

我再说一下兼容性测试吧,兼容性测试主要考虑手机的版本,型号,分辨率,就像我说的,现在手机碎片
化比较严重,各个版本,比如Android,从Android4.0到Android10.0的版本它是不一样的,然后现在各
大手机厂商像华为,三星,小米,锤子,魅族,vivo这些厂商都修改android源代码,也是给我们增加和好多
工作量,好多时候开发的软件在三星上没问题,但是华为,小米就不行。还有手机分辨率,现在主流的可能是
1920*1080,但是还有好多其他分辨率,比如720*1280,还有一些更大分辨率的手机,都要考虑这些分辨率
的兼容,不然用户视觉体验就不好。
兼容测试,公司中会买好多测试机来太让我们进行测试,一般是不同厂商的手机,当然还有第三方云测平
台,比如testin还有腾讯wetest,就可以做兼容性测试。可以一次性测试100台测试机,同时会有相应的兼
容报告,bug报告。
对于IOS,ISO版本有7.1.2、8.3、9.1等;能否适配各种屏幕尺寸。

1.2.10 网络环境测试

测试2G、3G、4G、wifi、有网、无/网、弱网情况下应用的运行
网络不好时,提交数据是否一直处理提交中,是否会有延迟,数据交换失败是否会有提醒
有网到无网再到有网环境时,数据是否可以自动恢复,正常加载
无网络时,各种提示信息是否友好,数据本地化是否正确(比如提示当前已断开网络,请检查网络设置;还有
从wifi环境切换到4G环境提示是否启用4G网络,会产生扣费。

1.2.11 性能测试

    对于性能测试,(eclipse和Android studio中本身有检测cpu和内存的工具,也有检测手机内存泄
漏的工具)靠工具来测试手机cpu占用,内存占用,电池温度等,以及测试我们的app在后台持续运行的流量消
耗和电量消耗问题。

1.2.12 mokey稳定性测试

    对于手机测试,除了我们一些常规的功能测试,我们还会做稳定性测试,比如对于Android手机,我会使
用adb指令进行一些相应的操作,比如通过adb查看设置,进入设备,抓取log,我们测试的时候,会使用adb
logcat所抓出来的log日志存到电脑,发给开发,方便他们快速解决bug。
另外,我还会使用monkey对app进行测试,可以使用monkey对app做稳定性测试,主要就是测试操作app的时
候,程序是否会崩溃。
    我们使用adb shell monkey 指定对应的app,执行要测试的次数,指定要触摸的比率,超时时间和忽
略崩溃信息,就可以执行测试,将测试log存到某个位置,然后把测试出的bug 日志发送给开发。300000
    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测试的指令吧,比如我上边所说的逻辑,我们用 adb shell mokey -p 指定要测试
的包名 --ignore-crashs 忽略崩溃 --ignore-timeout 忽略超时 --throttle 38指定延迟时间毫秒
-s 指定测试种子 指定测试次数,然后将文件 >输出到磁盘中。

二.Android介绍

2.1 android介绍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
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
用“安卓”.

2.2 android版本

    Android在正式发行之前,最开始拥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并且以著名的机器人名称来对其进行命名,
它们分别是:阿童木(AndroidBeta),发条机器人(Android 1.0)。后来由于涉及到版权问题,谷歌
将其命名规则变更为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的命名方法。甜点命名法开始于Android 1.5发布的
时候。作为每个版本代表的甜点的尺寸越变越大,然后按照26个字母数序

2.3 android架构

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
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
    应用程序层、
    应用程序框架层、
    系统运行库层
    Linux内核层

 2.4 android

Android四大组件分别为activity、service、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 receiver

参考: Android之四大组件,六大布局,五大存储

1. activity(窗口)

(1) 一个Activity通常就是一个单独的屏幕(窗口)。

(2) Activity之间通过Intent进行通信。

(3) android应用中每一个Activity都必须要在AndroidManifest.xml配置文件中声明,否则系统
    将不识别也不执行该Activity。

(2) service(服务操作)

(1) service用于在后台完成用户指定的操作。service分为两种:
    started(启动):当应用程序组件(如activity)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服务处于started状态。
    bound(绑定):当应用程序组件调用bindService()方法绑定到服务时,服务处于bound状态。

(2) startService()与bindService()区别:
    started service(启动服务)是由其他组件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这导致服务的onStartCommand()方法被调用。当服务是started状态时,其生命周期与启动它的组件无关,并且可以在后台无限期运行,即使启动服务的组件已经被销毁。因此,服务需要在完成任务后调用stopSelf()方法停止,或者由其他组件调用stopService()方法停止。
    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大有“不求同时生,必须同时死”的特点。

(3) 开发人员需要在应用程序配置文件中声明全部的service,使用<service></service>标签。

(4) Service通常位于后台运行,它一般不需要与用户交互,因此Service组件没有图形用户界面。Service组件需要继承Service基类。Service组件通常用于为其他组件提供后台服务或监控其他组件的运行状态。

(3) content provider(数据共享)

(1) android平台提供了Content Provider使一个应用程序的指定数据集提供给其他应用程序。其他
应用可以通过ContentResolver类从该内容提供者中获取或存入数据。

(2) 只有需要在多个应用程序间共享数据是才需要内容提供者。例如,通讯录数据被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且必须存储在一个内容提供者中。它的好处是统一数据访问方式。

(3) ContentProvider实现数据共享。ContentProvider用于保存和获取数据,并使其对所有应用程序
可见。这是不同应用程序间共享数据的唯一方式,因为android没有提供所有应用共同访问的公共存储区。

(4) 开发人员不会直接使用ContentProvider类的对象,大多数是通过ContentResolver对象实现对
ContentProvider的操作。

(5) ContentProvider使用URI来唯一标识其数据集,这里的URI以content://作为前缀,表示该数据由
ContentProvider来管理。

(4) broadcast receiver(广播)

(1) 你的应用可以使用它对外部事件进行过滤,只对感兴趣的外部事件(如当电话呼入时,或者数据网络
可用时)进行接收并做出响应。广播接收器没有用户界面。然而,它们可以启动一个activity或serice来
响应它们收到的信息,或者用NotificationManager来通知用户。通知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吸引用户的注
意力,例如闪动背灯、震动、播放声音等。一般来说是在状态栏上放一个持久的图标,用户可以打开它并
获取消息。

(2) 广播接收者的注册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程序动态注册和AndroidManifest文件中进行静态注册。

(3) 动态注册广播接收器特点是当用来注册的Activity关掉后,广播也就失效了。静态注册无需担忧广
播接收器是否被关闭,只要设备是开启状态,广播接收器也是打开着的。也就是说哪怕app本身未启动,
该app订阅的广播在触发时也会对它起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