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企业对主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企业中,主数据具有全局意义、被多个业务系统所共享和使用的核心数据,主数据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数据资产、业务流程及信息化系统的全局性管理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数据一致、准确、完整。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主数据、主数据管理和主数据管理平台三个方面讲讲主数据管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1 主数据
1.1、主数据概念
主数据(Master Data)指的组织中需要跨系统、跨组织共享的核心业务实体数据,是一个组织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数据,是单一、准确、权威的数据来源,是组织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包括组织信息、人员信息、会计科目、银行账户、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等。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效地管理主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1.2、定位主数据
确定主数据主要是为了能够识别和管理企业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会影响到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主数据。以下是定位主数据的一些方法:
(1)明确企业的业务流程
企业应当根据其业务流程的特点和需求来识别主数据。企业应该对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各个业务环节中需要用到哪些数据,并确定这些数据是否是主数据,从而有效地确定主数据。
(2)将数据与业务实体建立联系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实体来确定主数据,例如客户、供应商、产品、设备等。通过将数据与业务实体进行联系,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些数据在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主数据。
(3)确定数据的共性
企业应该从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出发,找出各部门中所使用的数据是否是相同的,如果是相同的,则可以将这些数据统一定义为主数据。例如,客户名称在不同的部门中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字段,则客户名称可以被定义为主数据。
1.3、主数据标准
主数据标准是指在企业中由数据管理专业人员起草,由数据管理组织评审、批准和通过的一套规范的标准,用于定义主数据的结构、格式、编码、命名约定、数据元素、数据域及其它相关属性等内容,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等,从而使企业能够在不同系统和业务场景下保持数据的一致和准确性。主数据标准从业务属性、技术属性和管理属性三个角度界定主数据:
(1)业务属性:从业务上对主数据的业务特征进行描述,包括数据的中文名称、所属业务领域、业务含义、业务规则、编码、取值范围以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2)技术属性:从信息系统实现层面对主数据的技术特征的描述,定义了主数据的数据模型和存储结构,包括数据的类型、格式和来源系统等。
(3)管理属性:从管理层面对主数据标准的管理特征进行描述,包括主数据标准的责任部门、审批流程和启停用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