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配置区域1为OSPF末节区域( Stub Area)和OSPF完全末节区域( Totally Stub Area)
1.配置各台路由器物理接口和环回接口的IP地址
R1的s0/0接口IP地址:172.16.255.1
R2的s1/0接口IP地址:172.16.255.2
R2的s1/1接口IP地址:172.16.255.9
R3的s0/0接口IP地址:172.16.255.10
R3的s0/1接口IP地址:192.168.1.1
R4的s2/0接口IP地址:192.168.1.2
2.配置OSPF与RIPv2的协议,并使用ping和show ip route命令进行确认协议正常工作。
3.在R3上配置路由重发布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subnets
R3(config-router)#exit
R3(config)#router rip
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5
4.查看R1路由器的路由表
R1#show ip route
分析O IA类型路由和O E2类型路由的含义。
R1#ping 10.1.1.1
能否ping通?
5.查看R1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R1#show ip ospf database
我们注意到R1路由学习到的本次实验拓扑中所有的路由,在实际网络应用中,R1路由并不需要学习到整个网络路由。过多的路由条目会导致路由表变大,不利用路由查询,同时也不利于网络的收敛。OSPF网络路由是通过LSA来进行通告。可以限制LSA的泛洪的范围,并辅以适当的汇总路由,从而有效的减少路由表的大小,便于网络的收敛,同时增强网络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