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0)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博士磨砺(The Ph. D. Grind):第三年,复发——阅读记录3

《博士磨砺:第三年的挣扎》记录了作者在博士第三年重返Klee项目的坎坷历程。尽管带着明确目标回归,但交叉验证项目因合作者动机不足而失败,搜索算法改进因技术瓶颈停滞,Klee-UC项目最终因进展缓慢导致同伴退出。作者深刻反思了学术合作中动机匹配的重要性,揭示了教授长期规划与学生短期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这段经历展现了博士生在长期项目中的脆弱性——耗费数千小时的研究可能因团队变动而付诸东流,而教授视角下项目终会由"幸存"的学生完成。文章以平衡视角呈现了学术系统的残酷现实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张力。

2025-09-06 21:35:55 632

原创 博士磨砺(The Ph. D. Grind):第二年,起步——阅读记录2

在学术出版这个残酷的世界里,仅仅对某个话题充满热情远远不够成功;你必须熟悉该子领域中担任论文评审的资深同行的偏好。简而言之,我们的数据集不够好,技术不够精细,结果和展示风格也不如该领域的资深研究者所期望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2025-09-04 20:41:17 1253

原创 博士磨砺(The Ph. D. Grind):一本博士生日记——阅读记录1

《博士磨砺》第一章"第一年:低谷"记录了作者攻读博士初期的艰难历程。2006年加入斯坦福后,作者本想研究提高程序员效率的工具,却被安排参与导师的Klee项目——一个自动检测软件错误的工具。在四个月里,作者耗费近1000小时处理Klee本身的漏洞,仅发现少量Linux驱动程序错误。团队在截稿前72小时仓促完成的论文因质量差被拒。这段经历让作者身心俱疲,随后十周陷入孤立无援的研究探索,直到发现与导师共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才重燃希望。这一章生动展现了博士初期面临的挫折、孤独与自我怀疑。

2025-07-31 17:26:57 993

原创 博士磨砺(The Ph. D. Grind):一本博士生日记——阅读记录0

《博士磨砺》是Philip Guo撰写的个人回忆录,记录了他2006-2012年在斯坦福攻读计算机博士的完整历程。全书采用编年体结构,逐年记述从低谷、起步到最终产出的完整心路。作者强调这不是一本指导手册,而是通过真实经历展现博士教育的复杂面貌 - 包括父母影响、实习体验、学术初探等形成读博决策的深层因素,以及奖学金获得、论文发表等关键节点。不同于成功教授的理想化描述或辍学者的痛苦控诉,作者以平衡视角呈现这段需要高度自我驱动的创造历程,为考虑读博者提供珍贵的个体样本。本书特别适合对学术研究过程感兴趣的学生、教

2025-07-29 15:46:26 881

原创 学生发声: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角色——《nature》

《AI教育应用的双刃剑:学生视角下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高校学生对AI工具的广泛使用引发了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伊利诺伊大学毕业生Johnny Chang观察到校园内ChatGPT已成常态,反映了AI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渗透。学生们通过组织讨论发现,AI能帮助克服语言障碍、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并促进教育公平,但同时也面临准确性不足、隐私风险及数字鸿沟等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显示AI在科研中存在"幻觉"风险,而麦吉尔大学学者则担忧技术会加剧教育不平等。教育界正探索建立AI使用规

2025-07-29 15:21:36 929

原创 向上管理你的导师:关怀和维护——《nature》

摘要: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对学业成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65%的博士生将导师指导视为完成学位的关键因素,但导师往往缺乏系统指导能力。学生应主动管理导师关系:定期安排专门会议讨论论文,制定具体议程;明确反馈需求,而非笼统要求;带着解决方案而非单纯问题请教。这种"向上管理"策略能改善指导效果。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高效的工作关系,确保研究生获得所需指导。

2025-07-26 17:11:08 890

原创 How to Read a Paper——如何阅读一篇论文:三遍阅读法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三遍阅读法"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阅读研究论文。第一遍(5-10分钟)快速浏览标题、摘要等掌握论文概况;第二遍(约1小时)重点关注图表和主要内容;第三遍深入理解论文细节,尝试"虚拟重现实证"。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应用该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包括通过关键词搜索、追踪关键论文和作者等步骤。该方法已在作者15年的科研实践中得到验证,能有效提高论文阅读效率,避免陷入细节而忽略整体。最后作者提供了相关资源链接,并邀请读者共同完善这一"活文档&quot

2025-07-24 17:50:21 840

原创 ChatGPT 在学术写作中提供的三种帮助——《nature》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可以成为写作、编辑和同行评审中的有力助手——只要你负责任地使用它。

2025-07-23 15:57:34 917

原创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成为无障碍的福音——《nature》

摘要:人工智能工具正成为残障及神经多样性研究者的重要辅助手段。脑损伤患者Hana Kang通过AI程序管理时间、改善社交互动并开展研究,坦言"没有这些工具会非常迷茫"。尽管学术界对AI使用存在争议,但这类工具帮助边缘群体克服了写作障碍、语言障碍和注意力缺陷等问题。英语非母语者使用AI优化学术写作,自闭症患者借助AI整理思绪。研究也发现AI存在偏见风险,可能延续主流群体的表达方式。专家呼吁制定AI政策时应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合理使用前提下,这些工具能显著提升残障人士的科研参与度和生活质量

2025-07-22 15:23:49 705

原创 AI写作助手:科学家的英语救星——《nature》

《自然》杂志文章探讨了AI写作工具如何帮助非英语母语科研人员提升学术写作质量。文章以阿根廷数据科学家Yanina Bellini Saibene的经历为例,介绍了Grammarly、Writefull、Paperpal等工具在语法检查、风格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这些工具能纠正语法、提供语气建议,甚至生成摘要,尤其适合非英语母语研究者。但专家提醒,工具不能替代写作能力培养,仍需注重逻辑结构和故事性表达。作者建议结合大量阅读、社群互助与工具辅助,才能全面提升学术写作水平。文章强调,AI工具虽能提供70%以上的准确

2025-07-20 15:25:55 874

中国大学MOOC线性代数真题集:官方独家试题资源助力期末考试备考

内容概要:该PDF文档为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线性代数》独家真题资料,主要服务于正在学习或即将参加线性代数考试的学生。文档强调了“线代不挂”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线性代数的知识点并顺利通过考试。同时,文档多次提及官方公众号“慕课期末通关”,鼓励学生关注以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支持。; 适合人群:正在学习线性代数课程或准备参加线性代数考试的大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学生复习备考期间,作为练习和自测的参考资料;②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技巧;③通过做真题加深对线性代数知识点的理解。; 其他说明:文档中反复提到官方公众号“慕课期末通关”,建议学生关注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帮助和资源更新。此外,文档最后表达了对学生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5-08-28

【高等数学教育】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高数·下》知识点梳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高等数学/微积分(下)》的知识点梳理,涵盖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法、重积分、曲线积分等核心内容。系统讲解了向量运算、空间直线与平面方程、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性、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与隐函数求导、方向导数与梯度、多元函数极值、二重与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积分和格林公式等。内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注重概念理解与公式应用。; 适合人群: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尤其是正在学习高等数学(下)课程或备考期末考试的学习者;适合基础一般、需系统梳理知识点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辅助课堂学习,强化对高数下册重点难点的理解;②用于期末复习,快速掌握核心公式与解题思路;③帮助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教材与课堂笔记使用,按章节逐步复习,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几何意义理解,通过典型例题加深掌握,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练习。

2025-08-28

数电习题电子版.pdf### 文章总结:《数电习题电子版.pdf》

内容概要:该文档为燕山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多套习题试卷合集,涵盖逻辑函数化简、门电路状态判断、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如全加器、计数器)、555定时器应用、存储器扩展、A/D与D/A转换器分析等内容。题目形式包括化简题、设计题、波形绘制、选择题等,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设计能力的掌握。; 适合人群: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以及备考相关课程考试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课后练习和自我检测,巩固逻辑代数、触发器、计数器、译码器等核心知识点;②通过真题训练,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提升解决综合应用题的能力;③结合标准答案进行查漏补缺,明确解题思路和评分要点。; 其他说明:文档包含多套试卷及答案,内容重复较多,建议使用者选取其中一套完整试卷进行系统练习,并重点关注设计题和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步骤与逻辑。

2025-08-28

线性代数行列式与矩阵运算核心知识点梳理:高校MOOC课程线性方程组求解及特征值分析教学参考

内容概要:本文档由中国大学MOOC提供,专注于《线性代数》的知识点梳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线性代数的核心概念和解题技巧。文档涵盖了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以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五个主要章节。首先介绍了行列式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特别是克拉默法则和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接着详细讲解了矩阵的基本概念、特殊矩阵、矩阵运算、伴随矩阵、初等变换、矩阵的秩、逆矩阵和分块矩阵等内容。在线性方程组部分,重点讨论了齐次和非齐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包括基础解系的确定。最后探讨了向量空间的概念、正交矩阵及其性质、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相关性,以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和矩阵对角化的条件。 适合人群:适合正在学习或复习线性代数课程的大学生,尤其是准备期末考试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学生梳理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定理;②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行列式的计算、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③加深对向量空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理解,掌握矩阵对角化的条件和应用。 阅读建议:本资料内容详尽,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一起学习,重点理解和记忆关键公式和定理,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025-08-28

大数据机器学习-清华大学-袁春.zip

大数据机器学习-清华大学-袁春.zip

2025-07-29

阿里巴巴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阿里巴巴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学生视角下的AI工具使用及未来展望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和教育者的双重影响。随着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的兴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广泛使用这些工具,但其准确性和创造性受到质疑。部分大学禁止在课堂上使用AI工具以防止抄袭和误导信息,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妥。学生领袖如Johnny Chang和Leo Wu发起了讨论活动,旨在促进师生间关于AI使用的对话,探索AI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潜力。AI可以提供即时反馈、个性化学习支持,帮助打破语言障碍,但也存在过度依赖、隐私问题和加剧不平等的风险。专家建议应制定明确的AI使用指南,培养学生的AI素养,确保AI工具的负责任使用。 适合人群:对教育技术和AI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政策制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AI在教育中的现状与争议;②探讨AI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潜力;③思考如何制定合理的AI使用规则,确保公平性和透明度。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AI工具的双刃剑特性,既带来了便捷和创新的学习方式,也引发了学术诚信和隐私保护的问题。未来需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共同制定AI在教育中的应用准则。

2025-07-29

【自然语言处理】AI工具助力非英语母语科研人员提升写作水平:语法检查与风格优化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

内容概要:本文讲述了非英语母语的数据科学家Yanina Bellini Saibene在职业生涯初期因英语能力不足而遇到的挑战,并介绍了多种AI工具如何帮助她及其他科研人员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文章提到的工具包括Grammarly、DeepL Translate、Writefull和Paperpal等,这些工具能够提供语法检查、风格建议、翻译服务以及学术写作特定的支持。此外,作者还强调了阅读和加入支持性社区(如R-Ladies)的重要性,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掌握英语并提升写作技能。 适合人群:非英语母语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撰写英文论文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使用Grammarly、DeepL Translate等工具来提高日常英文写作的语法和风格;② 利用Writefull和Paperpal等专业工具改进学术论文的质量,确保符合期刊的要求;③ 加入支持性社区,如R-Ladies,获得同行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提升整体写作水平和语言能力。 其他说明:尽管这些工具能显著改善写作质量,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人对英语的学习和发展。文章建议研究人员应积极主动地练习写作,阅读优秀作品,并与同事建立互助关系,以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写作技巧。同时,作者提醒,AI工具并非万能,最终仍需人工审核和调整。

2025-07-29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无障碍:提升残疾与神经多样性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工具对残障人士或神经多样性群体在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中带来的积极影响。文中通过多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实际案例,展示了GAI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DALL-E和Copilot等在时间管理、社交互动、文献检索、写作辅助等方面的帮助。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英语非母语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语言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术交流。同时,文章也指出了GAI可能存在的偏见问题,强调了确保这些工具公平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残障人士、神经多样性群体、英语非母语的研究人员及对GAI工具感兴趣的学术界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利用GAI工具进行时间管理和社交互动;②借助图像生成器克服视觉障碍;③通过聊天机器人提高文献阅读和写作效率;④使用语音识别工具提高沟通效率。; 其他说明:尽管GAI工具为许多用户提供便利和支持,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强化现有的社会偏见。因此,在推广和使用这些工具时,应确保其公平性和包容性,避免对特定群体造成不利影响。此外,GAI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为用户带来创造性的乐趣,如创作诗歌、艺术作品等。

2025-07-29

腾讯招聘笔试题合集.zip

腾讯招聘笔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去哪儿网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去哪儿网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奇虎360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奇虎360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美团网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美团网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华为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华为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百度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百度校园招聘笔试面试题合集.zip

2025-07-29

教育领域研究生如何主动管理与导师的关系:提升指导效果和完成学位的关键策略

内容概要:文章探讨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指出许多研究生抱怨导师不可靠或指导不足,但实际上这种关系是双向的。研究显示,良好的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完成学位至关重要。作者强调学生应主动管理与导师的关系,包括定期安排专注讨论论文的会议,明确反馈需求,提供具体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计划。学生应该学会“管理向上”,即主动为导师提供解决方案而非仅仅是问题,使导师的工作更加轻松。最终,研究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论文责任在于自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获得所需的指导和支持。 适合人群: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特别是那些遇到导师指导不足或沟通不畅问题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研究生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导师沟通,确保定期有效的交流;②教会学生如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特别是在寻求反馈时;③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强调了研究生在学术旅程中自我管理和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将这些建议应用到实际的导师互动中,同时反思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

2025-07-29

【学术写作与出版】ChatGPT在学术写作、编辑和同行评审中的三大应用:提升科研写作质量与效率ChatGPT在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在学术写作中的三大应用:优化学术写作、提升同行评审质量和改进编辑反馈。作者Dritjon Gruda强调,生成式AI的价值在于与人类专家的互动,而非单纯生成文本。通过提供精确的背景和指令,作者可以利用AI工具如ChatGPT、Gemini和Mixtral来提高论文的清晰度和连贯性,确保每个段落自然过渡,同时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在同行评审中,AI可以帮助整理和表达反馈,提供新的视角并解释研究的局限性。作为编辑,AI有助于撰写精准、富有同理心和建设性的反馈信,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尊重。尽管生成式AI带来了挑战,但合理使用可以显著提升学术工作的质量。 适合人群:从事学术写作、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的研究人员、学者及编辑。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优化学术论文的撰写,提高文章的清晰度、连贯性和专业性;②提升同行评审的质量,提供有深度的反馈和改进建议;③改进编辑反馈,确保反馈信既直接又具有建设性,促进作者与编辑之间的积极对话。 阅读建议:本文展示了生成式AI在学术写作中的具体应用,建议读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践,特别是在提供背景信息和指令时保持精准,以充分发挥AI工具的潜力。此外,读者应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确保最终责任由人类专家承担。

2025-07-29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