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周志超的博客

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记录科研过程每一步

  • 博客(22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具身智能移动联网方式

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车和无人机等具身智能移动联网方式

2025-09-04 10:25:15 352

原创 DARPA OFFSET公开资料探究

美军公开蜂群战术研究项目引质疑 摘要:研究者在了解无人设备集群通信时发现DARPA公开了OFFSET进攻型蜂群项目,这与军事机密研究的常规做法相悖。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发现,该项目确实由DARPA公开发布招标信息。尽管ChatGPT解释公开可能出于技术合作需求,但研究者仍质疑其真实意图,认为美军公开此类进攻性项目的动机存疑。这表明军事科技研发中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日益模糊,也反映出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的潜在风险。

2025-09-03 19:54:02 68

原创 Packet Radio Network,PRNET

本文探讨了自组网与城市骨干网的共性,指出二者本质都是分布式控制的分组交换网络,区别仅在于无线与有线通信方式。在现代TCP/IP协议下,这两种网络可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互联网。同时对比了自组网与Wi-Fi的差异:自组网是完整的分组交换网络,而Wi-Fi只是基于交换机的星型网络。文章通过分析ARPANET向互联网的演进过程,揭示了不同网络形态在分组交换技术下的统一性。

2025-09-03 10:46:21 71 1

原创 1983:ARPANET向互联网的转变

摘要:ARPANET早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连接全美重要单位,但尚未形成真正互联网。其关键转折在于1983年引入TCP/IP协议,使网络能与其他TCP/IP网络互联。早期地址分配问题通过分层地址和私有IP得以解决,极大提升了互联效率并节省公网IP资源。这一演进过程标志着现代互联网的诞生。

2025-09-03 10:16:49 394

原创 互联网向无线通信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本文探讨了无线通信网络在互联网中的地位,并追溯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文章首先质疑"无线通信网络是互联网边缘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表述的准确性,随后通过比较电报网与现代互联网的区别,指出数字化技术是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作者详细阐述了互联网从ARPANET单一网络发展为互连网的过程,特别强调了1983年TCP/IP协议的标准化作为互联网诞生标志的意义。全文通过历史演进的分析,试图为开篇的无线通信网络定位提供更扎实的理论依据。目前文章仍在更新完善中。

2025-09-02 22:08:58 226

原创 国内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和分组情况

摘要:文章探讨了分组交换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机制。作者通过分析骨干网架构和Wireshark抓包数据,指出分组交换发生在网络层,通过将大数据拆分为小数据包实现高效传输。这种机制既能避免单个大数据包独占链路,又能根据网络状况灵活选择路径(如绕过拥堵节点),从而提升整体网络传输效率。虽然同一用户的数据包可能走相同路由,但分组机制为网络流量管控提供了可能,是提升互联网传输效能的关键技术。

2025-09-02 21:54:44 831 1

原创 入站5年,首创3年,习惯养成4个月,从问题求助者到方案提供者转变,我的CSDN之旅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CSDN撰写技术博客的成长历程与心得体会。2020年起,作者将博客视为科研日志,强调客观记录问题解决过程,而非刻意追求形式。通过持续写作,作者收获了费曼学习法的实践价值、写作治疗的减压效果,以及情绪管理对效率的提升。其博客内容涵盖设备拆解、网络分析等领域,为读者提供了实用参考。未来,作者希望提升博客影响力,争取成为领域优质创作者,实现粉丝量突破。文章展现了技术写作对个人成长的多重价值,以及作者在专业分享道路上的持续追求。

2025-08-31 16:12:56 4451 1

原创 宜春城区SDH网图地理映射(城域骨干网)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资料分析,绘制了宜春城区SDH网络地图。研究发现:1)部分原SDH节点(如三龙宾馆、国贸大厦)已因城市发展拆除;2)三大运营商"新大楼"节点位置需进一步确认。该研究为城市通信网络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

2025-08-30 11:15:19 2499

原创 自己电脑路由骨干网查询方法

摘要:作者通过实验发现,连接手机热点时流量会绕行哈尔滨,揭示运营商计算流量的策略。查询AS号发现,移动用户流量先汇聚到AS132525,再通过BGP路由到AS9808骨干网。测试不同运营商间通信路径时,确认微信消息会跨运营商骨干网传输,如电信用户→电信省网→电信骨干网→微信服务器→移动骨干网→移动省网→移动用户,验证了跨运营商通信的复杂路由过程。

2025-08-30 01:49:07 2544

原创 Lenovo C225 一体机拆机维修教程

摘要:作者回忆家中13年前的联想C225一体机使用历程。最初配置虽低但运行流畅,近年因内存不足和积灰严重导致严重卡顿。通过加装内存条、彻底清灰、更换硅脂、清理后台进程等操作,终于让这台老电脑恢复基本使用功能。文章详细记录了拆机清灰过程,包括光驱拆卸、风扇清理、进风口清洗等步骤,并指出老硬件已难以适应当代软件需求。最终通过系统优化和键盘更换,使这台古董电脑重获新生。

2025-08-29 23:50:21 2720

原创 宜春城区SDH网图分析(城域骨干网)

本文介绍了SDH(同步数字体系)网络的基本概念。重点解析了两大核心组件:STM(同步传输模块)作为SDH的基础传输单元,以及OSN(光网络智能平台)作为智能化的光网络交换系统。文章简要说明了这些术语的含义,为理解SDH网络架构提供了基础知识。

2025-08-29 17:22:19 2464

原创 宜春城区光纤铺设及接口实地调研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城市通信网络结构的实地调研结果。文章将城市通信网络分为地面、地下和楼顶三部分:地面有光纤入户箱,地下井中部署光纤骨干网,楼顶则安装无线基站。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光纤设备分布情况,包括康宁通信光纤配线箱、苏驼通信分纤箱等设施,并解释了分纤箱与光分路器的功能差异。调研还发现楼道中的典型分光箱结构,其中黑色粗线为主干光缆,白色细线为用户侧光纤。文章附有现场拍摄的设备照片和整理的网络分布地图。

2025-08-29 16:36:14 2715

原创 Wi-Fi 802.11s自组网/EasyMesh自组网/802.11ah物联网

本文对比分析了自组网与5G/WiFi网络的拓扑结构差异,指出自组网支持更复杂的多跳网络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802.11s协议的WiFi自组网技术及其在军事、海上监控等场景的应用案例,展示了自组网在无法铺设光纤的特殊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文章认为,自组网是森林、海上等特殊场景下实现无线通信的有效解决方案。

2025-08-28 18:46:53 2551

原创 传统星型拓扑结构的5G,WiFi无线通信网络与替代拓扑结构自组网

本文比较了自组网、5G和WiFi三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差异。5G是移动蜂窝网络,WiFi是局域网的无线延伸,二者均为星型拓扑结构,依赖基站/路由器作为中心节点。自组网则采用网状拓扑,每个终端兼具节点功能,特别适合无中心节点的场景。文章指出用多级路由器替代自组网存在设备负载不均、扩展性差、稳定性低等缺陷,并强调自组网在本地通信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不同网络的流量特征,说明星型网络适合广域通信,而网状自组网更适用于局域设备互联。最后指出网络核心的协议约束功能是星型结构存在的根本意义。

2025-08-28 18:20:13 3328

原创 5G无线通信网络场景(日常、工业)及拓扑结构

本文探讨了5G网络在生活和工业场景中的应用特点。生活中5G采用"基站-终端"星形结构,基站间通过光纤连接;工业场景中重点介绍了5G在智慧矿山的应用,包括5G高清监控、工业环网冗余设计、分布式基站部署等创新方案,显著提升了矿道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还对比了5G与Wi-Fi的协议差异,指出5G采用临时协议标准,而Wi-Fi基于IEEE永久协议。最后强调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业场景,5G无线通信都保持基站与终端间的星型拓扑结构。这些技术特点使5G在提升传输速率的同时,能满足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

2025-08-28 00:05:00 2351

原创 ESP32使用场景及大规模物联网IoT

本文探讨了ESP32搭建物联网网络中的拓扑问题。作者通过拆解Tenda AC1200路由器,对比了物联网设备与路由器的硬件差异:路由器采用高性能独立芯片(如RTL8367RB交换芯片和RTL8812FR无线芯片),具有更好的射频性能、散热条件和整体处理能力,而ESP32等物联网模组则集成度更高但性能相对有限。文章指出虽然两者本质相同,但路由器更适合大规模WLAN应用,为物联网网络搭建提供了硬件层面的参考依据。

2025-08-28 00:03:56 2603 1

原创 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栈角度了解无线网卡和CPU间的数据传输

文章探讨了无线网卡与CPU间的数据传输机制,通过分析Wireshark组件Wifidump和Intel Wi-Fi 6 AX210网卡文档,发现官方说明仅提到PCIe通信而缺乏数据帧细节。作者进而从网络协议栈切入,重点解析了NDIS(网络驱动接口规范)和OSI七层模型,特别强调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作为媒介设备寻址的关键作用,以及网络层IP地址在广域网中的功能。研究表明,要深入理解无线网卡向CPU传输的数据形式,需结合底层硬件逻辑和网络协议栈综合分析。

2025-08-27 16:24:33 2638 2

原创 无线通信网卡底层原理(Inter Wi-Fi AX201)

本文探讨了Wireshark和USRP捕获信号波形差异的原因,重点分析了WiFi网卡向CPU传输数据的流程。通过研究Intel AX201网卡的底层架构发现,操作系统将CNVi接口抽象为PCI设备管理,而CPU获取的是MAC层处理后的802.11数据帧。文章详细解析了网卡的MAC-PHY分离架构,指出独立网卡通过Soc管理射频组件,并强调要理解数据传输格式需参考PCIe规范。这为理解无线数据捕获差异提供了技术基础。

2025-08-27 13:34:10 2767

原创 Wireshark的WinPcap升级为Npcap

摘要:文章记录了从WinPcap升级到Npcap驱动解决Wireshark数据包捕获问题的过程。作者发现WinPcap会漏抓包,导致与USRP捕获结果不一致,于是重装Wireshark并选择Npcap驱动。文中详细分析了各组件功能:Etwdump获取Windows网络日志、UDPdump用于跨局域网监控、Wifidump处理底层WiFi数据,指出Wireshark主体只能分析网络流量,深入底层需依赖这些组件。最后提出要探究Wireshark数据来源的核心原理。

2025-08-27 11:30:06 2496

原创 Wireshark捕获数据的四种层次

本文探讨了Wireshark数据捕获的层次结构。通过分析Frame、Ethernet、IPv4、TCP等协议层,指出不同层级的源/目标地址格式差异(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重点对比了Ethernet(局域网协议)和Internet(广域网协议)的本质区别,说明Internet协议如何实现远程MAC地址的局域网式通信。文章将四层结构总结为:Ethernet处理局域网、Internet管理广域网、TCP对应设备、Frame承载数据,清晰呈现了Wireshark的数据解析逻辑。

2025-08-26 23:50:39 2756 1

原创 Wireshark和USRP捕获同一信号波形差异原因

文章摘要:作者对比了Wireshark和USRP捕获的同一信号波形,发现两者在信号分布间隔上存在明显差异。初步推测Wireshark的数据包在物理传输中可能是分组发送,但在软件中被合并显示。目前正在对这一猜想进行验证,后续内容将更新验证结果。

2025-08-26 18:53:52 2334

原创 USRP, Wireshark波形比较绘图

本文探讨了USRP和Wireshark采集同一信号的波形对比方法。作者通过MATLAB程序处理USRP采集的复数信号数据,并绘制其时域波形,同时解析Wireshark捕获的Excel数据生成脉冲波形。由于两设备存在9秒时间差,需对Wireshark数据进行时间校正。实验发现实际信号比Wireshark波形丰富得多,凸显了联合采集时需确保时间同步、信号频点和时间段三个关键要素。文中还提到数据处理时遇到的内存限制问题,需通过降采样解决。

2025-08-26 18:47:10 2678

原创 如何用Wireshark捕获当前房间路由器和主机的数据包

如何用Wireshark捕获当前房间路由器和主机的数据包

2025-08-26 10:35:27 3331

原创 滤波器对采集WiFi信号时域波形的影响

摘要 本文分析了WiFi信号在有无滤波器情况下的时域波形差异。未滤波时波形整齐,而使用300kHz/150kHz滤波器后波形明显失真。通过放大无滤波器波形发现1.6ms信号间隙与CSMA/CA协议中的DIFS(128μs)和退避时间吻合。频谱分析显示WiFi信号采用OFDM技术,包含52个子载波(48个数据载波),总带宽为20MHz。每个子载波约8MHz,48个子载波总和接近300MHz理论传输速率。实验验证了WiFi信号在不同滤波条件下的时域特性与OFDM标准参数的一致性。

2025-08-26 00:29:19 2568 2

原创 WiFi通信OFDM子载波参数查询

这篇文章探讨了WiFi通信中OFDM子载波的参数配置。作者通过802.11n协议了解到,20MHz信道采用64点FFT,包含56个子载波(52个数据载波+4个导频载波),每个子载波间隔312.5kHz。以信道5(2432MHz)为例,子载波以中心频率对称分布,每侧32个,间隔0.3125MHz。文章还介绍了调制方式(BPSK/QPSK/16-64QAM)、符号持续时间(3.6/4μs)和保护间隔(0.4/0.8μs)等关键参数。

2025-08-25 12:51:47 2699

原创 观察WiFi信号的64-QAM调制方式

本文探讨了使用USRP捕获WiFi信号时绘制星座图的难点。由于OFDM信号包含多个子载波,导致初始星座图呈现圆环状而非离散的QAM特征。作者指出,要获得清晰的64-QAM星座图,必须使用滤波器滤除非目标子载波,仅保留WiFi信道上的载波。文中还引用了相关博客,展示了OFDM多子载波的观测结果。

2025-08-25 12:07:03 2536 1

原创 Wireshark USRP联合波形捕获(下)

本文记录了Wireshark与USRP联合波形捕获的实践过程,重点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IQ截断导致的WiFi信号星座图异常、USRP与Wireshark时间同步难题,以及波形对齐的技术挑战。通过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作者成功实现了Wireshark和USRP的联合捕获功能。文章以"更新中"结尾,暗示后续还将分享更多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

2025-08-24 09:40:10 1895

原创 USRP B210在采集WiFi信号时的有效最大增益(隔壁/同一房间)

摘要:本文探讨USRPB210的实际最大增益设置问题,针对不同WiFi信号强度场景进行分析。实验测试了邻居WiFi信号在55dB和58dB增益下的接收效果,并着重处理大容量采样数据(600万点/0.1s)的可视化难题。通过将IQ数据转为.mat格式,成功在Origin中加载60万点数据并绘制密度星座图,同时采用幅值阈值(<0.1)过滤以提高图形质量。研究为不同强度WiFi信号的增益设置提供了实用参考。

2025-08-23 16:53:24 1933

原创 USRP采集的WiFi信号绘制星座图为方形

摘要:在采集2.4GHz WiFi信号时,发现星座图呈现方形分布。通过实验调整接收增益(从76dB降至55dB)后,星座图恢复为正常圆环。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现象源于USRP B210设备中AD9361射频芯片的正交采样特性。当信号过强时,I/Q两路数据会分别出现截断,导致星座图呈现方形分布。该现象揭示了软件无线电系统中信号强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硬件特性对信号采集结果的影响。

2025-08-23 08:35:06 2210

原创 MATLAB启动路径MATLAB202X/bin更改问题

本文探讨了MATLAB路径设置的优化方法。文章首先描述了每次导出图片时都需要手动修改默认路径的不便,并介绍了临时修改当前路径的方法。随后尝试了三种永久路径设置方案:1)通过预设修改初始工作文件夹;2)创建startup.m文件;3)使用usrpath命令,但均未成功。最后提出了折中方案,建议利用主界面路径下拉框快速选择最近使用的路径。文章反映了MATLAB路径设置存在的局限性,并为用户提供了实用的临时解决方案。

2025-08-22 09:24:11 1913

原创 对齐Wireshark和USRP捕获信号的波形

文章摘要:USRP信号捕获波形显示不同时间尺度(100ms至1μs)的波形特征。系统采样率为61.44MHz,对应时间分辨率为16.27ns,能够满足1-20μs数据包长度的精确测量需求。该分辨率足以分析所捕获信号的细微特征。

2025-08-22 08:50:05 2048

原创 Wireshark数据包波形绘制异常

摘要:本文详细记录了使用Wireshark捕获数据包波形时遇到的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发现MATLAB加载的Excel时间数据格式存在错误,将"分:秒"误认为"时:分",通过调整时间转换公式(time=time6060)和单元格格式进行修正。经过多次数据清洗、时间初值调整(time=time-time(1))和波形放大验证,最终成功绘制出正确的数据包波形图。文章完整呈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包括Excel数据格式处理、MATLAB程序调试等关键步骤...

2025-08-21 19:07:50 2247

原创 同步Windows Wireshark和Ubuntu GNURadio数据捕获时间

本文介绍了系统时间同步测试方法:首先将Windows和Ubuntu系统同步到阿里云NTP服务器,确认时区一致且时间显示同步。然后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应用层时间同步测试,该程序记录两次间隔10秒的时间戳到文件。结果表明文件修改时间反映的是最后一次写入时间而非首次写入时间。测试验证了系统时间同步的准确性以及文件时间戳的更新机制。

2025-08-21 09:50:51 1898

原创 Wireshark USRP联合波形捕获(上)

本文介绍了基于Wireshark和USRP的信号采集分析方法。首先通过Wireshark捕获数据包的时间和长度绘制发射信号波形,然后从USRP捕获的多用户信号中分离特定设备(如电脑或手机热点)的通信信号。重点说明了信号采集时的参数设置要求:Wireshark捕获需使用绝对时间,USRP保存信号时要包含采样率、采集时长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该方法可用于分析特定设备的无线通信特征。

2025-08-21 09:25:00 2095

原创 Wireshark捕获电脑与路由器通信数据,绘制波形观察

该文章介绍了基于Wireshark数据包分析的信号波形绘制方法。首先通过MATLAB加载存储的电脑和路由器信号波形数据(分别保存在两个.mat文件中),然后使用stairs函数将两个波形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路由器信号波形(y_plot_1)保持原样,电脑信号波形(y_plot_2)在纵轴上移1个单位便于区分。文章还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过程,包括图形标注、坐标轴设置等细节,最后将处理结果保存为.mat文件。

2025-08-20 09:17:05 2343 2

原创 MATLAB变量便捷存储方法

摘要:在MATLAB调试中,使用save命令保存变量会生成多个文件且操作繁琐。本文发现更便捷的方法:调试完成后,选中需要保存的变量(Ctrl+多选),右键选择"另存为"即可直接保存指定变量,避免了重复运行和文件混乱的问题。该方法简化了变量保存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5-08-20 08:45:33 1896

原创 根据Wireshark捕获数据包时间和长度绘制路由器发送给电脑数据的信号波形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Wireshark捕获的路由器发送给电脑的数据包,绘制对应的信号波形。方法包括:筛选目标IP为192.168.1.103的数据,使用MATLAB程序读取时间戳和数据长度,计算每个数据包的起止时间,合并相邻区间后生成阶梯波形。最终绘制出路由器发送信号的波形图,可与电脑发送信号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程序采用26.7ns/Byte的参数计算传输耗时,并对数据进行基本清洗和排序处理。

2025-08-20 08:29:25 2415

原创 网络通信重要cmd指令

本文汇总了提升Ubuntu操作效率的关键指令和快捷键,助你快速掌握系统管理技巧。同时介绍了Windows网络维护实用命令:包括查看网卡信息(netsh wlan show interfaces)、获取详细IP配置(ipconfig/all)、检测端口占用(netstat -aon)和查询线程信息(tasklist)等网络诊断工具。这些命令适用于系统维护和网络故障排查,内容将持续更新完善。掌握这些技能可显著提升系统管理能力。

2025-08-20 08:02:27 1929

原创 路由器最大传输速率测试

文章探讨了AC1200路由器"双频并发"的实际含义。作者通过实测发现2.4G(300Mbps)和5G(866.7Mbps)频段速率之和约等于宣传的1167Mbps。但指出目前大多数终端设备无法真正实现双频并发传输,只有最新的Wi-Fi7标准才支持多频段同时传输。路由器虽支持双频,但用户通常只能选择单一频段连接。

2025-08-19 21:57:59 2156

原创 Wireshark获取数据传输的码元速率

本文分析了Wireshark工具和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参数。首先指出Wireshark无法获取物理层信息(如码元速率、调制方式),但可通过网卡查询相关参数。接着详细说明了Wi-Fi连接状态和关键传输参数(带宽、协议版本、传输速率),包括802.11n和802.11ac协议下的不同调制编码方式(HT/VHT/HE)及其对应的技术参数(QAM调制、天线数量、带宽等)。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2.4GHz和5GHz频段下不同协议配置对传输速率的影响,并介绍了如何查询相关标准文档获取技术细节。

2025-08-19 18:23:57 2271 1

宜春城区SDH地图.vsdx

宜春城区SDH地图.vsdx

2025-08-30

上胡浩基老师《信号与系统》公开录课所做笔记(手写)

上胡浩基老师《信号与系统》公开录课所做笔记(手写)

2025-08-07

fc-3408.96e6-fs-3.84MHz.txt

fc_3408.96e6_fs_3.84MHz.txt

2025-07-29

GNU Radio多类信号多种参数数据集生成技巧-模板(仅含频段)

GNU Radio多类信号多种参数数据集生成技巧-模板(仅含频段)

2025-07-23

实采多信号数据集(含标签),包含L,S,C波段的数据,宽中窄三种带宽

实采多信号数据集(含标签),包含L,S,C波段的数据,宽中窄三种带宽

2025-07-22

USRP B210采集多信号数据 参数:中心频率1.5GHz,采样率250kHz,包含LFM,SFM,BPSK,Frank四种信号,采集时长10s

USRP B210采集多信号数据,中心频率1.5GHz,采样率250kHz,包含LFM,SFM,BPSK,Frank四种信号,采集时长10s

2025-07-22

GNU Radio多类信号多种参数数据集生成技巧-模板

GNU Radio多类信号多种参数数据集生成技巧-模板

2025-07-22

无线通信网络拓扑推理VISIO图

参加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过程中制作的VISIO图,visio素材需要自取,原图不能照搬,出现雷同必纠

2025-07-13

GNU Radio生成Frank信号的流图和python程序

zzc-Frank的文件所我第一次尝试用不同比例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相加进行调相,再生成Frank信号,失败了,设置参数时信号会断。 zzc QPSK2Frank的文件是我在QPSK信号基础上改的Frank信号,成功了。 详细介绍可以看我的博客,都有讲解的。

2025-07-13

基于GNU Radio的LFM,SFM信号发生器

基于GNU Radio的LFM,SFM信号发生器

2025-07-12

哈尔滨工程大学A类期刊投稿情况统计(信通学科,截止至2024年)

自己调研了下A类期刊投稿情况,顺便整理成压缩包仅供参考

2024-12-12

生活常用无线电频段分布瀑布图的visio图(航空、海事、业余、民用、700M、1.8G、2.1G、2.4G)

生活常用无线电频段分布瀑布图的visio图(航空、海事、业余、民用、700M、1.8G、2.1G、2.4G) 瀑布图是自己在工位采集数据软件绘制的,标注是自己根据网上的信息整理的。如要转发使用请标明出处。允许二次创作

2024-06-07

dcs进行飞行模拟,tacview记录的航迹数据集,总共100条,包括直线、加速、水平转弯及爬升转弯

dcs进行飞行模拟,tacview记录的航迹数据集,总共100条,包括直线、加速、水平转弯及爬升转弯,包含.acmi格式,部分已转换为.csv格式,可用excel查看

2023-05-15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