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

第四节 学习心理(1)

考43次

一、学习动机(考24次)

1、概述

含义: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结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2、分类(单选)

一般分类

根据动力来源:内部(内在需要)、外部(外部诱因)

根据社会意义:高尚(利他)、低级(利己)

根据与学习活动的远近关系:远景(长远目标)、近景(近期目标)

根据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兴趣爱好)、间接(社会观念、父母意愿、老师期望)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认知驱动力:内部动机,求知欲

自我提高驱动力:外部动机,赢得地位

附属内驱力:外部,赞许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相互作用(全题型)

倒U型曲线关系

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学习较复杂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

学习较简单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

4、学习动机理论(全题型)

强化理论:奖惩

需要层次理论:“李安蜀中求美食”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最低层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需要

前四个匮乏性需要,后三个成长性需要

每个时期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中等难度)、避免失败(极易、极难)

成败归因理论(单选):一可控、二稳定、三内外

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

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

工作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

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身心状况:内部、不稳定、不可控

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信心,班杜拉提出;个人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结果期待:事可行吗;功效期待:人可行吗

5、学习动机的的培养与激发(简答)

培养:“需要成就我努力”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性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时的技术手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