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进程同步

本文探讨了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的重要性,介绍了临界区的概念及其解决方案,如Peterson's算法、硬件同步方法以及信号量机制。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经典的同步问题,如有限缓冲、读者写者问题和哲学家进餐问题,并提到了防止死锁的策略。最后,引入了管程作为管理并发访问共享资源的有效工具,阐述了其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背景:没有进程间的同步保障机制会发生竞争条件问题。
  • 临界区:多个进程操作共享数据时,每个进程拥有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段
    • 解决临界区问题满足:互斥、前进、有限等待
  • Peteson's算法
    • 前提:加载和存储指令是原子指令,不可中断。

  • 硬件同步
    • 禁用中断可解决临界区问题,但代价高
    • TestAndSet():

    • Swap():

    • Peterson's,TestAndSet(),Swap():忙等待
    • 有限等待原子指令:局部变量key初始化为true;全局变量lock初始化为false;waiting[i]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初始化为false
      • 可以进入临界区条件:lock或waiting[i]为false

      • 没解决忙等待,解决无限等待
  • 信号量:无忙等待同步工具
    • wait(S): P(S)->S-- signal(S) :V(S)->S++ 原子执行,禁止中断
    • 互斥锁:又称二进制信号量
    • 计数信号量:

    • 无忙等待信号量实现:阻塞唤醒
      • 挂起:运行状态转换为等待状态
      • 重启:等待状态转为就绪状态

    • 任务快时忙等待(不切换上下文),任务难时阻塞挂起
  • 经典同步问题
    • 有限缓冲问题

    • 读者和读写问题
    • 哲学家进餐问题
    •  
      • 死锁:同时拿起一边筷子
        • 解决:四个哲学家坐,非对称解决算法(如强制奇数位拿左手偶数位右手);或规定要拿就拿俩

  • 管程:多线程互斥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结构,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管程代码
    • 好处:分散在各进程中的临界区集中管理;高级程序语言写方便检验;防止进程同步操作
    • 组成:一个锁(互斥访问),0个或多个变量(管理共享数据并发访问)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