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图,也称为实体关系图,用于显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它提供了一种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连接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或蓝图,将来可以作为数据库来实现,在E-R图中,实体集是一组相似的实体(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它们可以有属性
目录
1.ER图--基本元素
元素类型 | 表示符号 | 说明 | 常见分类/补充 |
---|---|---|---|
实体 | 矩形框 | 现实世界中可区分的独立对象 | - 强实体(独立存在) - 弱实体(依赖其他实体,用双线矩形表示) |
属性 | 椭圆形 | 描述实体或关系的特征 | - 简单/复合属性 - 单值/多值(双线椭圆) - 派生(虚线椭圆) - 键属性(加下划线) |
关系 | 菱形 | 实体之间的关联 | - 二元/多元关系 - 基数:1:1、1:N、M:N |
联系 (约束) | 单线或双线 | 实体参与关系的程度 | - 全部参与(双线,所有实体必须参与) - 部分参与(单线,部分实体参与) |
角色 | 关系连线上标注文字 | 实体在关系中扮演的具体功能 | 例如:学生选课中的"选课者"和"被选课程" |
ISA层次 | 空心三角形+连线 | 表示实体间的继承关系(父类与子类) | 例如:"人员"是父类,"学生"和"教师"是子类 |
聚合 | 虚线菱形 | 表示"整体-部分"的特殊关系 | 例如:项目(整体)由多个任务(部分)组成 |
键: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键也是属于实体的属性,作为键的属性取值必须唯一且不能“空置”。比如:不重复的学号,就可以作为学生的“键”。
实体:矩形框
联系:菱形框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
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也称主键,就是能唯一识别实体的属性)
2.ER图--三种关联
关联类型 | 符号表示 | 数据库实现方式 |
---|---|---|
一对一 (1:1) | 连线两端标1 | - 合并为单表 - 或互设外键 |
一对多 (1:N) | 一端1 ,另一端N | 在"多"方表添加外键 (如员工表加 部门ID ) |
多对多 (M:N) | 两端标M 和N | 创建中间表,含联合主键 (如 学生ID+课程ID ) |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并在直线上标注联系的类型。(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 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3.ER图--键值
主键:是唯一的,一张表中只能有一个主键,也就是唯一标志符和身份证一样可以准确的查到相对应的数据。
外键:主要是用来关联,产生两个表的关系。(如E-R中 “隶属”这个联系连接“社团”和“学生”有自己的属性,同时通过外键“学号”和“社团号”使得两个表产生联系 )
主键和外键的区别是:
1、数据库中设置为主键后,不能为空(null),不能重复,外键是另一个表的主键,可以重复。
2、主键是为了更加安全的保护数据,而外键是为了产生关系。
3、主键是唯一的(一个表中只可以设置一个),而外键是可以设置很多个。
4.ER图--流程
前面了解完E-R图的定义、组成元素以及绘制规范,我们这部分具体介绍E-R图的绘制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步:
- 确定所有的实体集合;
- 选择实体集应包含的属性;
- 确定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 确定实体集的关键字,用下划线在属性上表明关键字的属性组合;
- 确定联系的类型,在用线将表示联系的菱形框联系到实体集时,在线旁注明是1或n来表示联系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