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理工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1)利用离散数学和形式语言的基本知识,对给定的简单语言设计其上下文无关文法和属性文法,对该语言的编译器进行分析,确定所设计的编译器的功能和应用环境,设计可行的设计方案。(2)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实现编译器的功能,并进行验证。(3)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设计多组测试数据测试所实现编译器的功能。
执一抹浅笑
沿着星河轨迹踏遍人间春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重庆理工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生成+特色与创新)
(1)利用离散数学和形式语言的基本知识,对给定的简单语言设计其上下文无关文法和属性文法,对该语言的编译器进行分析,确定所设计的编译器的功能和应用环境,设计可行的设计方案。实现词法分析器:最后,需要根据设计的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编写代码实现词法分析器,并测试其在给定输入程序上的正确性和性能。(3)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设计多组测试数据测试所实现编译器的功能,评价所选工具和所实现的编译器的局限性。设计符号表的结构,生成符号表,可以是全部合在一个表中,也可以是分开的,比如函数表、变量表等。原创 2025-04-06 20:10:13 · 353 阅读 · 0 评论 -
习题参考答案-编译原理及实践教程(第3版)
本文为附录部分的习题参考答案,涵盖了编译原理和编程语言相关的多个主题。第1章习题主要涉及编译程序的基本概念、高级语言程序的执行方式、C语言编译过程、编译程序的构成成分及其功能、编译技术的应用领域等。第2章习题则深入探讨了有穷自动机、正则表达式、状态转换图、字符集和标识符的词法规则等内容。此外,还提供了关于C语言中字符常量、注释、整数和浮点数的识别函数,以及字符串的前缀和后缀问题。最后,文章还讨论了如何为特定模式编写正则表达式,包括二进制数串、十进制整数、SQL关键字的大小写不敏感匹配等。这些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原创 2025-05-11 21:15:29 · 301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第 3 次)
本次《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主要围绕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四元式生成及中间代码优化等核心编译技术展开。实验方案详细描述了从源代码到中间代码的转换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生成四元式、优化和生成中间代码等步骤。实验通过设计16组测试数据,验证了生成的四元式正确反映了源代码的执行逻辑,并评估了生成四元式的性能。实验结论指出,通过递归下降法实现四元式生成,有效处理了if-else、for、while等控制结构,并通过回填技术优化了跳转指令的实现,整体效果良好。原创 2025-05-11 20:58:41 · 70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第 2 次)
本次《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主要围绕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展开。实验方案采用递归下降分析方法,通过为每个非终结符构造函数,模拟产生式产生语言的过程,并对文法正确性进行判定和出错处理。实验中设计了16组测试数据,用于验证语法分析器的功能,能够识别错误字符及其位置,并继续扫描后续代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PLY构建的语法分析器能够有效解析输入代码,并生成语法树。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理解了语法分析器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程序编写中的一些问题,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5-11 20:52:25 · 77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第 1 次)
本次《编译原理》实验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词法分析器,通过状态转换图从输入源程序中识别出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并输出其种别码和符号,同时处理错误信息。实验方案详细描述了如何定义tokens、为每个token定义正则表达式、构建分析器及处理多行注释和错误。测试设计包括16组数据,验证了词法分析器能够识别合法单词、去除注释、错误定位及处理不同编码的文本。实验结果表明,词法分析器能有效识别各类字符和token,准确提供错误信息,整体表现良好。原创 2025-05-11 20:44:14 · 46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简略版)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利用离散数学和形式语言的基本知识,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语言的编译器。设计内容包括上下文无关文法、属性文法的构造,以及编译器前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后端(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的实现。通过LL(1)预测分析方法进行语法分析,并生成四元式中间代码,最终转化为汇编代码。设计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测试工具,验证编译器功能并评估其局限性。此外,课程设计还强调了对新型编译技术和国产编译器的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原创 2025-05-11 20:35:08 · 43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