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IP和TCP抓包分析实验
实验拓扑图
实验需求
- 修改两台路由器名称为R1、R2
- 配置IP地址,R1的g0/0口是192.168.1.1/24,R2的g0/0口是
192.168.1.2/24
- 在该链路上开启抓包
- 在R1上ping R2
- 开启wireshark,查看抓取的ping包的内容
- 在R2上开启FTP服务
- 在R1上访问R2的FTP
- 刷新wireshark,查看抓取的FTP的登录名和密码
实验步骤
1.修改设备名称
1.1在第一台路由器上进入系统视图,修改设备名称为R1
1.2在第二台路由器上进入系统视图,修改设备名称为R2
2. 配置IP地址
2.1在R1上进入g0/0接口的接口视图,配置IP地址为192.168.1.1/24
2.2在R2上进入g0/0接口的接口视图,配置IP地址为192.168.1.2/24
3.开启抓包
右键点击R1和R2相连的链路,点击开始抓包
4.在R1上ping R2
5. 开启Wireshark,查看抓取的Ping包内容
5.1点开HCL右侧边栏,右键点击GE0/0
接口,并点击启动Wireshark
5.2在Wireshark中可以看到抓到的数据包,ICMP就是Ping的包
5.3 点击某个Ping包,查看数据包详细内容,展开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可以查看到详细的IP头部格式
6. 在R2上开启FTP服务,创建用户hello,密码123456
7.在R1上访问FTP服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8.刷新Wireshark,发现已经抓取到FTP的登录名和密码
实验二:Telnet配置实验
实验拓扑
实验需求
- 修改路由器主机名为R1
- 按照图示连接到真机,并配置IP地址(真机IP地址配置到VirtualBox Host-Only Ethernet Adapter网卡)
- 在R1上开启Telnet服务,创建用户hello,密码
123456
用于身份验证 - 在真机上使用远程登录工具(CRT/xshell)通过Telnet登录R1
实验步骤
1.修改设备名称
2.连接真机,配置IP地址
R1
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