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踩坑!亚马逊卖家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大盘点。

亚马逊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这就是为什么了解您的品牌和产品不会侵犯任何现有权利很重要的原因。在跨境电商的侵权问题中,最常见的三种侵权类型分别是商标侵权、专利侵权和版权侵权。今天这篇文章,赛贝将完整地告诉您如何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内附查询网址。

一、商标侵权

未获得产品品牌官方的正规授权,擅自使用对方已注册商标的 Listing,或者在发布产品时,将他人商标写在 Listing 标题、五行特性、产品描述以及 Search Term 关键词等详情信息中,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侵权行为。

例如,某卖家看到一款热门品牌的T恤销量极佳,便在自己的产品标题中加入该品牌名,企图蹭流量,结果很快就收到了侵权通知,不仅商品被下架,店铺权重也受到严重影响。

二、专利侵权

专利权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的技术,主要涵盖外观设计专利、实用专利、发明专利这三个类型。专利侵权的判定相对复杂,因为要确定一个产品是否存在专利,需要查找其专利人、专利名或专利号,这对于卖家来说并非易事。

曾有卖家因销售一款与市面上某款专利设计相似的折叠椅,被专利所有者起诉,最终面临高额赔偿。所以,卖家在选品和发布产品过程中,务必通过多个渠道深入了解产品信息,向供应商咨询、向经验丰富的同行请教,都是识别专利侵权与否的有效途径。

三、版权侵权

版权保护的核心是独创性的作品。即便不进行版权登记,作者也享有版权,但不登记就很难证明谁是原作者。在亚马逊平台,copyright 侵权常见于经典形象的版权侵权(这类侵权通常由机器人检测)以及盗用他人图片。

比如,有卖家直接使用某动漫人物形象作为产品主图,吸引消费者,殊不知这已侵犯了版权,最终付出了惨痛代价。

了解了上述三种侵权类型,我们就能在选品和运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规避风险。

1、产品筹备阶段的审慎核查:在产品筹备初期,要对产品上的商标、图案等元素进行细致审查。若产品涉及商标使用或引用影视元素,必须确保其来源合法合规,摒弃 “搭便车” 的侥幸心理,从源头上杜绝侵权隐患。

2、明确供应商责任:拿货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不侵犯第三方专利的声明文件,并核实其是否具备自主专利权或合法授权。需要警惕部分供应商可能对产品进行微小改动以规避专利,但此类设计仍可能落入等同侵权范围。

3、核查产品设计:检查产品外观设计和功能是否与已注册专利雷同。创新诚可贵,抄袭价更高,一旦侵权,前期投入皆打水漂。向供应商详细询问产品来源、材料和生产工艺等信息。清晰掌握产品的 “前世今生”,确保其从源头合规,不触碰法律红线。

4、严格把控供货渠道:正规的供货渠道是规避侵权的重要防线。选品时,深入了解生产商、供货商的生产能力与资质,坚决抵制仿品、假货。对于产品上印有他人商标的情况,务必通过专业商标网站进行查询。若确认商标有效,且商标主体并非供应商,同时供应商无法提供授权书,应果断放弃该产品。

5、规范品牌授权流程:为代理商,在亚马逊销售品牌产品前,一定要先取得品牌商标的正规授权。需注意,只有商标持有人才有资格进行品牌授权,部分代理商并无资质给其他卖家授权。只有获得商标持有者的正规授权,卖家才能合法使用商标权,安心销售产品。

6、打造原创 Listing 内容:在刊登Listing时,建议使用原创类图片、文字描述。Listing的标题、还有Search terms里面的关键词,也不能带有他人的品牌名称。

7、合规设置店铺名称:设置店铺名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涉及他人注册商标。既不能复制知名品牌名称,也不能使用容易误导买家的 “擦边球” 品牌名称。独特且合规的店铺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8、上架前的全面检索:在产品上架前,在上架的站点对产品的关键词、技术特征或外观图片(如适用)进行检索,查看当地是否已经有类似或者相同的产品并且已经申请专利了。

9、严格审查商品列表:商品列表是产品的线上名片,逐字逐图检查其中的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确保宣传内容未盗用他人版权内容。

10、建立定期审查机制:随着新商标、专利不断涌现,及时更新产品信息,避免 “旧船票登上新客船”,确保经营始终合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