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号完整性
文章平均质量分 86
美好的事情总会发生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高速隔直电容设计
10nF电容在28GHz(PCIe 6.0 Nyquist)时|Z_C|=0.57Ω →。:发送端输出阻抗通常较低(20–40Ω),电容引入的容抗易引发反射(ΔZ可达5–10%)3M C-Ply薄膜:厚度10μm,ε_r=20 → 单位面积电容5nF/mm²。示例:10G以太网(f_min=1MHz, Z_0=100Ω)→。:接收端输入阻抗高(>50kΩ),电容引入的阻抗变化<0.1%(100nF电容在10GHz时|Z_C|≈0.16Ω)并联双电容(如10nF+100nF),拓宽低阻抗频带。原创 2025-06-14 18:46:16 · 764 阅读 · 0 评论 -
过孔残桩对高速PCB的影响
示例:FR4板材(ε_r=4.2),L_stub=1.5mm → f_res≈19.4GHz。:12层板厚2.0mm,信号从L1→L5(深度0.6mm),残桩长=1.4mm。实测:10Gbps信号通过1.2mm残桩,抖动增加15ps(占UI的15%)示例:10层板厚1.6mm,优先选用L3→L8换层(残桩长0.8mm)残桩引入容性负载(约0.1-0.5pF),导致阻抗下降10-20%:比原过孔大0.2-0.4mm(如原孔0.3mm→背钻0.5mm)(c为光速,L_stub为残桩长度,ε_r为介质常数)原创 2025-06-12 22:56:58 · 947 阅读 · 0 评论 -
高速PCB设计中圆弧布线是否必要
圆弧布线如同高速信号的“流线型车身”,在突破技术边界时不可或缺,但对常规应用需避免过度设计。例如:FR4板材上0.2mm线宽直角拐角,局部电容增加约20%,引发阻抗突变(ΔZ可达±10%)。示例:100Ω差分线,t_rise=10ps,v_p=15cm/ns → R_min≈0.33mm。5G NR射频前端/雷达芯片互连,波长λ≈5mm(60GHz),任何不连续导致严重相位误差。(W_eff为等效宽度,L_corner为拐角长度,d为介质厚度)传统蚀刻工艺下圆弧边缘粗糙度(Ra)≥5μm,导致阻抗波动。原创 2025-06-04 23:31:27 · 1063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指通过设计使信号源阻抗(ZS)、传输线特性阻抗(Z0)与负载阻抗(ZL)相等,以最大化功率传输并消除信号反射。其核心目标是在高频电路中维持信号完整性。反射系数公式当 ZL=Z0ZL=Z0 时,Γ=0,反射能量为零。功率传输公式(当 ZS=ZL∗ZS=ZL∗ 时成立,RS为源电阻)必要性:消除反射、最大化功率传输、抑制噪声的本质需求;方法体系:从经典L型网络到现代有源调谐,覆盖DC至THz频段;应用价值:在高速数字、射频、功率系统中直接决定性能上限;未来演进。原创 2025-06-02 14:57:57 · 1129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特性阻抗
高频电路优先选用低介电常数(εr)和低损耗角正切(tanδ)材料,如Rogers RO4350B(εr=3.48)。介质厚度(h)与线宽(w)的比值决定阻抗,需通过仿真工具(如Polar SI9000)优化。反射导致信号振铃(Ringing)、过冲(Overshoot)和时序抖动(Jitter)。:DDR5要求特性阻抗控制为40Ω(差分线)或50Ω(单端线),误差±5%。1oz铜厚(35μm)与0.5oz铜厚(17.5μm)对阻抗影响显著。其中,L 为单位长度电感(H/m),C 为单位长度电容(F/m)。原创 2025-05-31 21:04:04 · 1398 阅读 · 0 评论 -
串扰与反射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
随着数据速率向56Gbps及以上迈进,串扰与反射管理将更加依赖先进技术(如PAM4编码、硅光子互连),推动硬件设计向更高性能与集成度发展。串扰与反射共同作用时,可能导致眼图闭合(Eye Closure),误码率(BER)显著上升。:高频下介质材料(如FR4)的损耗角正切(tanδ)增大,信号衰减加速。避免过孔阻抗突变,采用背钻(Backdrill)减少残桩(Stub)。:信号线间电场相互作用,与电压变化率(dV/dt)相关。:信号线间磁场相互作用,与电流变化率(dI/dt)相关。原创 2025-05-24 18:46:36 · 1153 阅读 · 0 评论 -
高速信号处理中的去加重、预加重与均衡技术
未来,随着新材料(如硅光子)与算法(如AI驱动均衡)的发展,这些技术将继续推动高速互连的性能边界。在高速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信道损耗(如趋肤效应、介质损耗)和反射等因素导致高频成分衰减,引发码间干扰(ISI)和信号失真。对信号的高频成分进行增强的技术,通过补偿信道对高频的衰减,确保信号到达接收端时整体频谱平坦。PCIe Gen4中,发送端采用去加重(3.5dB),接收端使用CTLE+DFE联合均衡,以支持16GT/s速率。为预加重系数(通常0.2-0.6),延迟时间为符号周期(如1UI)。原创 2025-05-22 23:55:10 · 1399 阅读 · 0 评论 -
常见高速电路设计与信号完整性核心概念
随着信号速率向56Gbps+迈进,信号完整性的挑战将持续升级,推动新材料(如Low-Dk介质)与新技术(如PAM4编码)的应用。当信号频率或边沿速率足够高时,互连线的长度与信号波长可比拟(通常为信号上升时间的1/6以上),此时需将互连视为传输线,而非理想导线。低频(10-100μF) + 中频(0.1μF) + 高频(1nF)电容并联覆盖宽频段。(k为常数,I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f为频率,r为距离)(h为介质厚度,w为线宽,t为铜厚,单位:mil):Γ=1(开路)或Γ=-1(短路),导致信号振荡。原创 2025-05-20 23:59:34 · 84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