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FI原理与编程(八):UEFI中的Protocol基础结构及其在内核中的表示

本文介绍UEFI中的Protocol基础结构及内核表示。Protocol类似于一种约定,用于信息交换。文章详细解析了Block IO Protocol的结构,并解释了UEFI内核中Protocol的实现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UEFI中的Protocol基础结构及其在内核中的表示

前言

  在编写UEFI程序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使用Protocol。Protocol类似于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之间的一种约定,双方根据这种约定信息互通信息。这里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是一种广义的称呼,提供服务的叫服务器,使用服务的成为客户端。比如常见的TCP、COM等都是Protocol。在使用Protocol之前,还是要仔细了解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Protocol的结构

  Protocol引入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来设计管理。它用struct来模拟class;用函数指针(Protolcol的成员变量)模拟成员函数,此函数的第一参数必须指向Protocol的指针,用来模拟this指针。

/// /EDK2/MdePkg/Include/Protocol/BlockIo.h
struct _EFI_BLOCK_IO_PROTOCOL {
  ///
  /// The revision to which the block IO interface adheres. All future
  /// revisions must be backwards compatible. If a future version is not
  /// back wards compatible, it is not the same GUID.
  ///
  UINT64              Revision;
  ///
  /// Pointer to the EFI_BLOCK_IO_MEDIA data for this device.
  ///
  EFI_BLOCK_IO_MEDIA  *Media;

  EFI_BLOCK_RESET     Reset;
  EFI_BLOCK_READ      ReadBlocks;
  EFI_BLOCK_WRITE     WriteBlocks;
  EFI_BLOCK_FLUSH     FlushBlocks;

};

注意,Protocol的版本号必须向后兼容,如果不能兼容就需要对外来版本定义不同的GUID。每个Protocol必须有一个为一的GUID。如下:

/// /EDK2/MdePkg/Include/Protocol/BlockIo.h
#define EFI_BLOCK_IO_PROTOCOL_GUID \
  { \
    0x964e5b21, 0x6459, 0x11d2, {0x8e, 0x39, 0x0, 0xa0, 0xc9, 0x69, 0x72, 0x3b } \
  }

typedef struct _EFI_BLOCK_IO_PROTOCOL  EFI_BLOCK_IO_PROTOCOL;

结构体EFI_BLOCK_IO_PROTOCOL有两个成员变量和四个成员函数(其实本质是成员变量,这个变量是函数指针)。
下面是 EFI_BLOCK_IO_PROTOCOL的ReadBlocks服务的函数原型:

/**
  Read BufferSize bytes from Lba into Buffer.

  @param  This       Indicates a pointer to the calling context.
  @param  MediaId    Id of the media, changes every time the media is replaced.
  @param  Lba        The starting Logical Block Address to read from
  @param  BufferSize Size of Buffer, must be a multiple of device block size.
  @param  Buffer     A pointer to the destination buffer for the data. The caller is
                     responsible for either having implicit or explicit ownership of the buffer.

  @retval EFI_SUCCESS           The data was read correctly from the device.
  @retval EFI_DEVICE_ERROR      The device reported an error while performing the read.
  @retval EFI_NO_MEDIA          There is no media in the device.
  @retval EFI_MEDIA_CHANGED     The MediaId does not matched the current device.
  @retval EFI_BAD_BUFFER_SIZE   The Buffer was not a multiple of the block size of the device.
  @retval EFI_INVALID_PARAMETER The read request contains LBAs that are not valid, 
                                or the buffer is not on proper alignment.

**/
typedef
EFI_STATUS
(EFIAPI *EFI_BLOCK_READ)(
  IN EFI_BLOCK_IO_PROTOCOL          *This,
  IN UINT32                         MediaId,
  IN EFI_LBA                        Lba,
  IN UINTN                          BufferSize,
  OUT VOID                          *Buffer
  );

它的第一个参数 *This指向的是EFI_BLOCK_TOPROTOCOL对象自己的This指针,就是指向它的一个实例。这方面它已经具备了class的一些特征了。与C++不同的是成员函数This指针是自动加入,而Protocol成员函数
的This指针需要手动加入。

二、Protocol在UEFI内核中的表示

  在使用Protocol之前,需要先了解Protocol在UEFI内核中的表示。

  EFI_HANDLE

typedef VOID *EFI_HANDLE;

  EFI_HANDLE是指向某种对象的指针,UEFI用它来表示某个对象。UEFI扫描总线后,会为每个设备建立一个 Controller,用于控制设备,所有设备的驱动以Protocol的形式安装到Controller,这个Controller就是EFI_HANDLE对象。当我们将一个.efi文件加载到内存中时,UEFI会为该文件建立一个Image对象,这个Image对象也是一个EFI_HANDLE对象。在UEFI内部,EFI_HANDLE被理解为IHANDLE,IHANDLE的数据结构如下:

///IHANDLE - 包含了 Protocols 链表
typedef struct{
    UINTN        Signature;
    LIST_ENTRY   AllHandles;
    LIST_ENTRY   Protocols;
    UINTN        LocateRequest;
    UINT64       Key;
}IHANDLE

  每个IHANDLE中都有一个Protocol链表,存放属于自己的Protocol。所有的IAHDNLE通过AllHandles链接起来。IHANDLE的Protocols是一个双向链表,链表中的每一个元素是PROTOCOL_INTERFACE,通过PROTOCOL_INTERFACE的Protocol指针可以得到这个Protocol的GUID,通过interface指针就可以找到这个Protocol的实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图片来源与《UEFI原理与编程》

三、总结

  这部分简单介绍了Protocol的结构和在UEFI内核中的表示,算是使用protocol之前对它简单的认识。后面将会讲到,Protocol如何使用。

参考资料

  1. 《UEFI原理与编程》
  2.  UEFI Spec 2_6
  3.  EDK2 GitHub
UEFI内核导读》详细介绍了UEFI BIOS的内核结构及其在系统启动中的角色,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UEFI内核技术的开发者。协议实现是UEFI编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系统硬件软件之间的交互和控制。 参考资源链接:[《UEFI内核导读》-样章20210318.pdf](https://wenku.csdn.net/doc/644ba3f1ea0840391e559ff0?spm=1055.2569.3001.10343) 首先,协议实现的过程往往从理解UEFI规范开始。UEFI规范定义了一系列的接口,也称为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各种服务,如启动服务、运行时服务、驱动服务等,它们都是以协议的形式呈现的。在国产芯片的启动过程中,协议的实现需要遵循UEFI规范中的定义。 接下来,实现协议通常需要使用C语言,因为UEFI的开发环境已经从纯汇编转变为了以C语言为主。根据《UEFI内核导读》中的样章内容,开发者需要编写C语言代码来实现协议接口,并编译成UEFI应用或者驱动的形式。例如,实现EFI_SIMPLE_FILE_SYSTEM_PROTOCOL协议可以让UEFI识别和管理文件系统。 实现协议后,需要将这些协议集成到UEFI应用程序或驱动中,并通过编译链接形成UEFI固件。固件会在启动阶段加载并执行,使得硬件能够按照UEFI协议操作系统进行通信。国产芯片的设计者们在实现自定义的UEFI固件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在UEFI的启动阶段适配国产芯片的特定硬件特性。 最后,调试和验证是协议实现后的重要步骤。在《UEFI内核导读》中,作者分享了丰富的开发和调试经验,这些都是开发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借鉴和应用的宝贵知识。国产芯片启动过程中对于UEFI协议的实现,要确保每一步都按照规范执行,并进行充分的测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综上所述,实现UEFI协议并应用于国产芯片的启动过程,需要深入学习UEFI规范、编写符合规范的协议接口,并将其实现于UEFI固件中。整个过程要求开发者既要有扎实的编程能力,又要有系统固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建议你仔细阅读《UEFI内核导读》,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参考资源链接:[《UEFI内核导读》-样章20210318.pdf](https://wenku.csdn.net/doc/644ba3f1ea0840391e559ff0?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