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脱职场小河,拥抱大海:那些早已启航的人在做什么?

职场之路如果能规划,典型出路在哪里?

我心中的职场出路,有两种。

一种是可以让我在职场脱颖而出的路。

一种是可以让我走出职场的路。

第一种是我曾经寻找的路,第二种是我当下想走的路。

职场是不确定的,不是只有努力和能力这两个影响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的频率,尤其是你和你领导之间的频率。

如果你只为自己留第一种路,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人们总是记得自己在一条船上,而忘了自己在一条河上。”职场的不确定性,某些领导的 PUA,都会让你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如果你意识到第二种出路,那你就是接受了职场的不确定性,你的视野才有可能遍布整条河流、旷野、海洋、宇宙。

如果时间能回到初入职场的那年,我会告诉那时的自己:“年轻人,请带着离开职场的心,进入职场。”

如果你想着终有一天会离开职场,就不会以公司的期望作为自己的期望,你会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岗位、方向,并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让公司看到这个岗位和方向的价值,从而能够借助到公司的资源,成就你对自己的规划。

多年前,有一些做项目的软件企业,经济环境好,项目多的时候,这些企业最看重的就是项目经理,你会发现很多项目经理都是程序员背景,因为这些企业经常做的就是把技术能力成长较快的研发人员,转型为项目经理。

有一些技术人员转型项目经理仅仅是为了迎合公司的期望,因为能升职、加薪,而没有问过、想过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时间久了,就出现了想做回技术,但是怕自己做不了的纠结和感慨。

另一方面,技术人刚刚成长为能独当一面,就被转去做项目经理,也导致了企业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项目的推进和验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从研发转项目经理的3个月后,好在我感觉到自己还是喜欢技术,主动找到领导给我转回到技术岗。三年后,我拿到公司比较看重的高级系统架构师软考证书,同一年也从项目组进入了公司技术研究院。在那个时间点往回看,我感谢自己主动转回技术岗的决定。

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的时候,才可能有出路。

进入公司技术研究院的那年,ImageNet、李飞飞、机器学习、吴恩达,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名词和名字开始在网络上传播。计算机竟然可以分辨出猫和狗的图片,竟然能从图片中识别出人和车,竟然可以把梵高的星空风格轻松地迁移到我自己的日常照片上。于是我主动斩断我的职场连续性,开启了一条新的职场曲线。

我的决定,很自然地让我失去了一些机会,因为那时公司的所有业务和项目对AI的需求并不大。而我当时的想法是,AI是我不工作了,也会想持续关注和精进的领域。

那时,我的人工智能基础几乎为零。

之后的三年,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学、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我在工作之余,学完了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可汗学院的相关公开课程。写完了15本笔记后,我开始读YOLO、Transformer、BERT这些经典论文。在知乎上提的一个关于Transformer论文中的问题,没想到关注度超过了50万,这无疑是一个好问题,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又过了三年,AI逐渐进入各行各业,公司决定 all in AI,我踏上了那条职场脱颖而出的路。

故事还没结束。

如今,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正在彻底改变众多行业的范式。

有些人看到被代替,有些人看到自己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增益。

而我正在走向那条走出职场的路,这条路有太多的挣扎、困惑、迷茫。

在云开月明之前,我选择让自己随心流动,继续前行,就像李娟在《九篇雪》中写的那样:“一切走在必经之途上,一切毫无意外,一切无需后悔。”

说明,这是一个,社群六月份的活动:

1.  隶属主题:职业规划

2.  探讨问题:职场之路如果能规划,典型出路在哪里?

3.  活动时间:6.24近百位同学参与活动,上文是@余烬的思考。

===全文完===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扫码深度链接

全年活动策划等更多细节,详见:

40岁,创业2个月了,人生总得做点啥...

社群直播,欢迎参与:

阅读原文,立刻加入(星球+微信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