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整理,性能测试-项目完整测试流程,一篇带你不再走弯路...


前言

1、准备工作

1)系统基础功能验证

性能测试在什么阶段适合实施?
切入点很重要!一般而言,只有在系统基础功能测试验证完成、系统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性能测试,否则性能测试是无意义的。

2)测试团队组建

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组建一个几人的性能测试team,其中DBA是必不可少的,然后需要一至几名系统开发人员(对应前端、后台等),还有性能测试设计和分析人员、脚本开发

和执行人员;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应该对脚本开发和执行人员进行一些培训,或者应该由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担任。

3)工具的选择

综合系统设计、工具成本、测试团队的技能来考虑,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最起码应该满足一下几点:

①支持对web(这里以web系统为例)系统的性能测试,支持http和https协议;
②工具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
③支持对webserver、前端、数据库的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4)预先的业务场景分析

为了对系统性能建立直观上的认识和分析,应对系统较重要和常用的业务场景模块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以对接下来的测试计划设计进行准备。

2、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阶段最重要的是分析用户场景,确定系统性能目标。

1)性能测试领域分析

根据对项目背景,业务的了解,确定本次性能测试要解决的问题点;

是测试系统能否满足实际运行时的需要,还是目前的系统在哪些方面制约系统性能的表现,或者,哪些系统因素导致系统无法跟上业务发展?确定测试领域,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用户场景剖析和业务建模

根据对系统业务、用户活跃时间、访问频率、场景交互等各方面的分析,整理一个业务场景表,当然其中最好对用户操作场景、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为测试脚本开发提供依据。

3)确定性能目标

前面已经确定了本次性能测试的应用领域,接下来就是针对具体的领域关注点,确定性能目标(指标);

其中需要和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以及结合当前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数据,确定最终我们需要达到的响应时间和系统资源使用率等目标;

比如:
①登录请求到登录成功的页面响应时间不能超过2秒;
②报表审核提交的页面响应时间不能超过5秒;
③文件的上传、下载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8秒;
④服务器的CPU平均使用率小于70%,内存使用率小于75%;
⑤各个业务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各指标随负载变化的情况等;

4)制定测试计划的实施时间

预设本次性能测试各子模块的起止时间,产出,参与人员等等。

3、测试脚本设计与开发

性能测试中,测试脚本设计与开发占据了很大的时间比重。

1)测试环境设计

本次性能测试的目标是需要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硬件配置是否会是制约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测试环境中,需要部署多个不同的测试环境,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上检查应用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配置下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结果(最适合当前系统的配置)。

这里所说的配置大概是如下几类:
①数据库服务器
②应用服务器
③负载模拟器
④软件运行环境,平台

测试环境测试数据,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预期来确定,比如需要测试的业务场景,数据多久执行一次备份转移,该业务场景涉及哪些表,每次操作数据怎样写入,写入几条,需要多少的测试数据来使得测试环境的数据保持一致性等等。

可以在首次测试数据生成时,将其导出到本地保存,在每次测试开始前导入数据,保持一致性。

2)测试场景设计

通过和业务部门沟通以及以往用户操作习惯,确定用户操作习惯模式,以及不同的场景用户数量,操作次数,确定测试指标,以及性能监控等。

3)测试用例设计

确认测试场景后,在系统已有的操作描述上,进一步完善为可映射为脚本的测试用例描述,用例大概内容如下:

用例编号:查询表单_xxx_x1(命名以业务操作场景为主,简洁易懂即可)
用例条件:用户已登录、具有对应权限等。。。

操作步骤:
①进入对应页面
②查询相关数据
③勾选导出数据
④修改上传数据

PS:这里的操作步骤只是个例子,具体以系统业务场景描述;

4)脚本和辅助工具的开发及使用

按照用例描述,可利用工具进行录制,然后在录制的脚本中进行修改;比如参数化、关联、检查点等等,最后的结果使得测试脚本可用,能达到测试要求即可;

PS:个人而言,建议尽量自己写脚本来实现业务操作场景,这样对个人技能提升较大;一句话:能写就绝不录制!!!

4、测试执行与管理

在这个阶段,只需要按照之前已经设计好的业务场景、环境和测试用例脚本,部署环境,执行测试并记录结果即可。

1)建立测试环境

按照之前已经设计好的测试环境,部署对应的环境,由运维或开发人员进行部署,检查,并仔细调整,同时保持测试环境的干净和稳定,不受外来因素影响。

2)执行测试脚本

这一点比较简单,在已部署好的测试环境中,按照业务场景和编号,按顺序执行我们已经设计好的测试脚本。

3)测试结果记录

根据测试采用的工具不同,结果的记录也有不同的形式;现在大多的性能测试工具都提供比较完整的界面图形化的测试结果,当然,对于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等情况。

可以利用一些计数器或第三方监控工具来对其进行记录,执行完测试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5、测试分析

1)测试环境的系统性能分析

根据我们之前记录得到的测试结果(图表、曲线等),经过计算,与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是否达到了我们需要的结果;

如未达到,查看具体的瓶颈点,然后根据瓶颈点的具体数据,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影响性能的因素很多,这一点,可以根据经验和数据表现来判断分析)。

2)硬件设备对系统性能表现的影响分析

由于之前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测试环境,故可以根据不同测试环境的硬件资源使用状况图进行分析,确定瓶颈是再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抑或其他方面,然后针对性的进行优化等操作。

3)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很多,可以从用户能感受到的场景分析,哪里比较慢,哪里速度尚可,这里可以根据2\5\8原则对其进行分析;

至于其他诸如网络带宽、操作动作、存储池、线程实现、服务器处理机制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

4)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在性能测试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些功能上的不足或存在的缺陷,以及需要优化的地方,这也是执行多次测试的优点。

完整版!企业级性能测试实战,速通Jmeter性能测试到分布式集群压测教程

下面是我整理的2025年最全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学习知识架构体系图

一、Python编程入门到精通

请添加图片描述

二、接口自动化项目实战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三、Web自动化项目实战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四、App自动化项目实战

请添加图片描述

五、一线大厂简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六、测试开发DevOps体系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七、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请添加图片描述

八、JMeter性能测试

请添加图片描述

九、总结(尾部小惊喜)

人生最耀眼的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瞬间,而是黑暗中依然前行的勇气。当你觉得撑不住时,请记住:每个伟大的突破都藏在"再坚持一天"的决定里。你的脚步,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别被暂时的风雨模糊了视线!那些让你流泪的磨练,正在雕刻更璀璨的未来。当别人选择放弃时,你的坚持就是胜利的宣言。向前奔跑吧,整个世界都在等待你的光芒绽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