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之间还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这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称为互连网,因此互连网是“网络的网络”。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非要使用TCP/IP协议。
Internet(互联网/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互连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
第二阶段: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设的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又常译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公司都是我国最有名的ISP)。
ISP可以从互联网管理机构申请到很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连网设备。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IP地址不“零售”,只“批发”给ISP。所以互联网是全世界无数大大小小的ISP共同拥有的,也成为“网络的网络“。
根据提供服务器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为不同层次 :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随着互联网数据流量急速增长,为了更快地转发分组,以及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交换点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应运而生。IX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