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最优投资组合的历史与特性解析
1. 增长最优投资组合(GOP)的发展历程
增长最优投资组合(GOP)相关研究历史悠久。早期研究中,套利与GOP的关系虽未明确提及,但相关结果可表述为问题 1.2 的解的存在性与状态价格密度(SPD)的存在性以及无套利之间的等价关系。首次明确提及这种关系的是 Long(1990),不过其定理 1 需将计价投资组合替换为 GOP 才成立。Breiman(1961)指出了价值过程 S(δ)(t)的唯一性。
GOP 策略的特性,尤其是短视性,由 Mossin(1968)进行了分析。众多学者致力于寻找 GOP 问题的解决方案,如 Bellman 和 Kalaba(1957)、Ziemba(1972)等,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近似法或基于非线性优化模型。
定理 1.3 的第二个性质的证明可追溯到 Kelly(1956)针对伯努利试验的特殊情况,Latané(1959)也独立发现了这一结果。Breiman(1960,1961)对结果进行了细化,Algoet 和 Cover(1988)将其扩展到一般分布。Breiman(1961)考虑了达到特定目标的预期时间,Aucamp(1977)引入回扣后表明,对于有限财富水平,GOP 能使达到目标的时间最短。计价投资组合的性质可从 Breiman(1961)的定理 3 推导得出,“计价投资组合”这一术语则来自 Long(1990)。直到 Kramkov 和 Schachermayer(1999)才明确指出上鞅性问题,Becherer(2001)对其进行了综合处理。
2. 连续时间框架下的金融市场模型
在连续时间框架下,金融市场由一个 d + 1 维半鞅 S 来建模,它定义在满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