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量子数字签名技术解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加密算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后量子数字签名技术应运而生,旨在提供在量子计算环境下仍然安全的签名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后量子数字签名方案,包括GPV框架、Falcon签名方案、Fiat - Shamir with Aborts以及MQ - 基于签名等。
1. GPV框架
Gentry、Peikert和Vaikuntanathan在2008年提出了GPV框架,用于获得包括签名在内的许多安全原语。该框架的基本步骤如下:
- 密钥生成(KeyGen) :
- 固定一个q - 元格Λ和一个生成矩阵$A \in \mathbb{Z}_q^{n\times m}$($n > m$)。
- 定义正交格$\Lambda^{\perp} = {x \in \mathbb{Z}_q^m : Ax \equiv 0 \mod q}$,并找到其生成矩阵$B \in \mathbb{Z}_q^{m\times m}$,满足$B\times A^t = 0$。
- 矩阵$A$作为公钥,矩阵$B$作为私钥。
- 签名(Sign) :
- 使用公共哈希函数$H : {0, 1}^ \to \mathbb{Z}_q^n$。
- 计算满足$c_0A^t = H(m)$的预像$c_0 \in \mathbb{Z}_q^m$(不一定短)。
- 使用$B$在正交格中找到接近$c_0$的向量$v$。
- 计算签名$s = c_0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