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团队」二字挂在嘴边上
什么是团队?
团队(Team)是由 基层和 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 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 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 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 定位、权限、计划。
群体不是团队
“团队”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一些区别,并不是把一群人聚集起来就能成为一个团队。
- 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干什么?
- 团队有的清晰计划:什么时候干?
- 团队有严格的分工:有明确的分工。
团队中没有人吃闲饭,每个人干好自己的工作,不会拖别人后腿。
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但是需要时间,中间还有试错成本。
团队是无法培训出来的
很多老板或公司管理层常常把“团队”一词挂在嘴边上,组织一群乌合之众,想打造一个战斗力报表团队。
你会发现这群人,每个人都不靠谱,存在各种问题,各有各的想法。公司想维护好这个团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例如工作协调,培训学习,心理辅导等等……
能力不行你要手把手教,教不会的还是教不会,能力还是一样差。一天下来什么没干,净是跟他们掰扯鸡毛蒜皮的破事。
最后稍微有点意见不合的就分道扬镳了,自己有想法的给你一句“不好意思”先撤了。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领你情,投入再多的精力去教他们,他们也未必懂得感恩,没有人会记得你的好。他们认为给你干活,不欠你什么。
招聘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根据团队的分工,招聘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人的认知分成三个层次:
- 本我:动物性的我,用本能决定行为
- 自我:理性的我,用思考决定行为
- 超我:社会性的我,用角色决定行为
我们需要的是「超我」认知的员工。
现有人员能用则用,优先考虑,在企业的成长道路上,每个员工能在某一个阶段,完成他的使命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能不能伴随企业走到最后,我们希望如此,但不必不强求。
一般能从企业开始走到最后的团队,没有几个,你不要指望能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环境变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团队合作
很多企业口口声声“团队合作”,各种开会,培修,苦口婆心的讲,最终还是没有用。
团队合作,首先必须彼此相互熟悉,然后才能产生默契,接着才能人性觉醒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最后才能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产生利他思维,帮助同事解决问题。
很多企业办公室死气沉沉,员工之间几乎不来往,跨部门根本不认识,甚至本部门都叫不出名字,怎么谈团队合作?
提高团队合作就需要经常搞团建,增加人与人之间了解,团队合作不能按照部门来搞,必须打散,如果按照部门搞又形成了小圈子,团建必须是夸部门的,随机抽签都可以。当大家都彼此熟悉后,团队合作会显著提升,大家不在拒绝,而转向配合。
邓巴数(Dunbar's number) 是一个数值,这个数值限定了灵长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组成团体的规模。. 具体到人类社会,邓巴数指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 当一个团队人数在邓巴数以内的时候,每个人都认识彼此,且知道彼此的关系。. 这样的团体可以基于“情谊”合作共赢。. 团体规模一旦超越邓巴数上限,就必须籍以规则、法律等强制性规范,来维持稳定性和凝聚力了。. 邓巴数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取值,不过一般认为它处于100到230之间,人们通常取150。. 因此邓巴数又被成为 150定律 。
真正的团队不需要管理
真正的团队懂得自己在团队中的权限,岗位定位,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计划。
团队领导(Team Leader)的工作不是管理团队成员,而是转达上级战略、战术和任务,分配任务,团队遇到问题出面协调,指导队员工作,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后汇报结果。
团队领导需要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临时顶替该队员完成剩下的任务。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