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mongodb 4.0+多文档事务的实现原理
,但其实现方式与 MongoDB 存在显著差异。然而,MySQL 的 MVCC 机制 。Journal 日志。原创 2025-04-13 21:38:12 · 1219 阅读 · 0 评论 -
MongoDB在线热备神器-createBackup
和MySQL在线热备类似,createBackup备份同样涉及到LOCK操作,对应用服务还是有一点影响的,所以,建议在流量低峰期(比如夜间或者凌晨)在secondary节点执行备份,最大限度降低对业务的影响。建议:在mongodb副本集的secondary节点上执行上述命令,并且,backupDir目录可以为空或者不存在,mognodb会自行创建,如果该目录已经存在备份文件,此次备份可能失败报错。否则自动创建该目录;说明:此处的物理备份不包括mongodb配置文件,keyFile等,需要用户自行备份。原创 2025-04-13 15:16:23 · 620 阅读 · 0 评论 -
Mongodb存储特性与内部原理
一、存储引擎(Storage) mongodb 3.0默认存储引擎为MMAPV1,还有一个新引擎wiredTiger可选,或许可以提高一定的性能。 mongodb中有多个databases,每个database可以创建多个collections,collection是底层数据分区(partition)的单位,每个collection都有多个底层的数据文件组成。(参见下文data files存储原理) wiredTiger引擎:3.0新增引擎,官方宣称在read、insert原创 2025-01-09 21:51:11 · 1249 阅读 · 0 评论 -
Mongodb中Sharding集群
随着mongodb数据量的增多,可能会达到单个节点的存储能力限制,以及application较大的访问量也会导致单个节点无法承担,所以此时需要构建集群环境,并通过sharding方案将整个数据集拆分成多个更小的chunk,并分布在集群中多个mongod节点上,最终达到存储和负载能力扩容、压力分流的作用。在sharding架构中,每个负责存储一部分数据的mongod节点称为shard(分片),shard上分布的数据块称为chunk,collections可以根据“shard key”(称为分片原创 2025-01-09 21:43:30 · 1264 阅读 · 2 评论 -
mongodb配置文件详解
wiredtiger将使用所有数据的最大缓存大小,wiredTiger缓存工作集(working set)数据的内存大小,单位:GB,此值决定了wiredTiger与mmapv1的内存模型不同,它可以限制mongod对内存的使用量,而mmapv1则不能(依赖于系统级的mmap)。默认情况下,cacheSizeGB的值为假定当前节点只部署一个mongod实例,在MongoDB 3,默认情况下,wiredtiger缓存,使用1 GB或安装的物理内存的一半,以较大者为准。默认值为物理内存的一半。原创 2025-01-08 22:28:31 · 136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