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软考是在大二期间,偶然了解到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便在大二上学期一次性通过了软件设计师,结果本科阶段再也没有时间去考这些证书了,直到读研阶段,忙里抽闲赶紧复习,本不报希望,竟然通过了,总结原因无非是如下几条:已有知识储备、从容对待考试、有规划的复习、刷真题、记笔记。
高项共计报了三次名,第一次报名是在结束研究生招生考试后,当时沉浸在录取的喜悦中,没有去考试。第二次复习没有把握战略方向,复习的时候有偏差,导致下午案例的计算题做的很差,论文和综合知识都通过了,案例得了44分。
第三次是在17年的下半年,八月份便下定决心准备参加。但是开学后,各种事情劈头盖脸的过来。导师的科研项目追的很紧,并且要求发一篇sci二区的文章,因此更加没有时间复习,真正复习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一国庆节,此时赶紧写了八篇论文(背景来自之前做过的项目),利用十一假期刷了刷真题,案例分析全靠信管网上的材料,做真题,多总结各种材料。临近考试时间(11月11),接到导师的通知,要去某单位出差,根本没法复习了,本打算弃考,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去考一下,在晚上不忙的时候加班背一些材料,至少对得起报名费,本以为又是一次重在参与,所以心态放的很平,结果查分后竟然过了。接下来,我将分科目为大家介绍我的复习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