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数据库复制是企业级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提高数据容灾能力、增强系统可用性、降低资源浪费率、保证数据一致性等。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复制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数据安全性和性能。无论是单机数据库还是分布式数据库都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复制功能。 本文将讨论数据库复制的概念、功能、架构、工作模式及其实现过程。通过数据库复制的配置、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数据库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本文还将以MySQL和PostgreSQL两个开源数据库作为例子,阐述常用的复制配置和管理技巧,并指导读者如何做好数据库的规模化扩容。最后,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数据库复制的管理和运维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全面掌握数据库复制的知识技能。
2.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什么是数据库复制?
数据库复制(Database Replication)是指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运行相同或类似的数据,并保持同步,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切换。当主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主动通知从数据库,使得从数据库也跟随主数据库的最新数据变化情况。当主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可以由从数据库快速切换到另一个节点,以确保服务不中断。 数据库复制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 完全同步复制(Synchronous replication)
- 异步复制(Asynchronous replication)
完全同步复制:所有事务提交完成后,才向客户端返回执行结果;需要等待事务处理完成后才能继续后续事务。如果在这个等待过程中发生故障,那么就会造成阻塞。 异步复制:尽可能快地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