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会议背景与概述
1.1 会议背景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AI)领域的诞生。会议的发起者是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纳森尼尔·罗切斯特(Nathanial Rochester)和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他们共同提出了一项新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如何让机器表现出类似于人类智能的行为,包括学习、推理、解决问题和知识表示等。当时,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对于机器是否能够模拟人类智能持有不同的看法。
1.1.1 会议的发起与组织
达特茅斯会议由约翰·麦卡锡组织,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和人工智能的先驱者。他邀请了马文·明斯基、纳森尼尔·罗切斯特和克劳德·香农等人一同参加。这四位科学家都是当时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理解。
会议的参会人员包括了一些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的研究者,总共大约有40多人。会议的组织形式是讨论会,参会者就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和前景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1.1.2 会议的目标与议题
达特茅斯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如何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人类智能,特别是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会议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学习与推理:讨论如何让计算机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