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 流复制原理

文章详细介绍了PostgreSQL中流复制的工作逻辑,包括WAL日志的作用、WAL日志归档与流复制的区别,以及不同同步模式对数据一致性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部分纯理论内容,结合配图和数据进程了解流复制的工作逻辑。

通过WAL完成复制的方式

PostgreSQL在数据目录下的pg_wal(旧版为pg_xlog)子目录中维护了一个WAL日志文件,该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文件的每次改变,这种日志文件机制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热备份的方案,即:在把数据库使用文件系统的方式备份出来的同时也把相应的WAL日志进行备份,即使备份出来的数据块不一致,也可以重放WAL日志把备份的内容推到一致状态。这也就是基于时间点的备份(Point-in-Time Recovery),简称PITR。

把WAL日志传送到另一台服务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1. WAL日志归档(base-file)
    写完一个WAL日志后,才把WAL日志文件拷贝到standby数据库中,简言之就是通过cp命令实现远程备份,这样通常备库会落后主库一个WAL日志文件。
  2. 流复制(streaming replication)
    流复制是postgresql9.x之后才提供的新的传递WAL日志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只要master库一产生日志,就会马上传递到standby库,同第一种相比有更低的同步延迟,所以我们肯定也会选择流复制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ostgresql wal 日志介绍

wal日志即write ahead log预写式日志,简称wal日志。wal日志可以说是PostgreSQL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相当于oracle中的redo日志。

当数据库中数据发生变更时:
change发生时:先要将变更后内容计入wal buffer中,再将变更后的数据写入data buffer;
commit发生时:wal buffer中数据刷新到磁盘;
checkpoint发生时:将所有data buffer刷新的磁盘。

如果没有wal日志,那么每次更新都会将数据刷到磁盘上,并且这个动作是随机i/o,性能可想而知。并且没有wal日志,关系型数据库中事务的ACID如何保证呢?因此wal日志重要性可想而知。其中心思想就是:先写入日志文件,再写入数据。

最简的主从配置完成后,可以观察主库和从库启动的进程。

[pg@localhost ~]$ ps -auxf|grep postgres|grep -v grep
pg       31569  0.0  0.4 396536 17048 pts/0    S    10:17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24K老游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