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网络和移动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更短的时间下载更大的文件,追求更快的速度。当下在稳定的基础上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速度呢?2022 LiveVideoStackCon音视频技术大会上海站邀请到了华为云的吴治宗老师,为我们分享华为云SparkRTC面向低时延、大通量传输业务的技术探索。
文/吴治宗
整理/LiveVideoStack
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课题叫“华为云SparkRTC面向低时延、大通量传输业务的技术探索”。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来自于华为云媒体服务商品部,目前负责RTC产品和实时媒体网络架设,曾经在IPTV、CDN分发领域有多年开发经历,在媒体生产、存储、缓存、分类以及实时传输领域有一定的经验。
下面我就正式开始今天的演讲。
今天的演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未来互联网媒体传输业务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当前华为SparkRTC的多业务传输架构,第三部分是如何用现有的架构去解决上面分析的问题。
1、未来互联网媒体传输业务与面临的问题
首先看第一部分,未来互联网媒体的演进方向。从现在来看,我们互联网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互动文娱,企业营销,包括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等等一些领域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2021-2022年元宇宙的技术和理念的兴起,很多公司都在面向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让人比较惊艳的应用,我个人比较喜欢华为基于一个虚拟空间的千万人在线的巡回演唱会,让我非常惊艳。
业界主要从三个入口做探索:第一个入口,基于虚拟社交;第二个是基于办公的,也就是虚拟工作空间的入口;第三部分是虚拟娱乐空间的入口。
举一个典型的案例,华为云的云桌面的高清流畅办公体验。简单来说,云桌面是把线下的主机搬到云上使用,随时随地可以用的显示设备以及件数设备,能跟云上的服务器产生联系,这样就能解决传统的数据拷贝的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多人协同办公的问题等等。但这样就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桌面中有一个场景叫设计师桌面。设计师桌面的要求与普通办公的桌面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眼睛、耳朵跟我们的不一样,所以会有这几个要求:第一个要求,设计师要求色彩无损,即不要YUV420,要YUV444,同时要求色彩还原,专业10bit色深,降低噪点,柔滑细腻。同时设计师的办公环境一般来说是双屏三屏,2K/4K的屏。同时,一些原画设计、游戏设计会要求具有比较稳定的帧率,比如需要1080P 60fps/4K 60fps的要求。最后还有操控体验的要求,鼠标、键盘的设键上行一直到云端渲染、采集编码的下行,端到端要求100ms,至于原画和建模的环节,希望是50ms,这对于底层华为云RTC实时网络带来一个大通量的dis键的技术诉求。
刚才是一个场景,下面我们看一下未来互联网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这里有五类问题,其中有一部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有,网络传输基于不稳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可靠、长距传输时延大。下面两点是目前遇到的问题:面向大通量的时候,弱网算法性能不够,第二个是带宽探测不适用于大通量。接下来我会先讲一下华为云SparkRTC的技术架构,然后再描述基于这个架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的技术探索。
2、面向未来的多业务传输架构
华为云SparkRTC传输网络的架构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RTC架构。
整个RTC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信令接收部分,第二大部分是媒体传输部分。信令接收部分又分为两块,第一块是部署在数据中心,包含RTC业务的,也就是用户接入服务,包括房间管理、用户管理及流调度等等。第二块我们做了一个信令加速的服务,放在云的边缘,去做信令的低时延和可靠的传输。第二大部分是媒体转发。媒体转发的服务器部署是基于用户的分布来做就近部署的,也就是说它是纯分布式的。
同时媒体转发服务之间是通过全球互联的RTN网络来做点对点的互联。
总的来说,SparkRTC分为两大部分,信令和媒体传输。这两大部分都会跟终端产生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