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开关电路应用及MOS管原理、选型

本文详细介绍了MOS管的基本原理、分类、导通特性、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以及NMOS和PMOS的简单开关电路设计。强调了NMOS适用于低端驱动,PMOS适用于高端驱动。同时提到了软启动电路的应用,并推荐了适用于不同功率需求的MOS管型号,如NCE6075K和IRF7106TRPBF。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硬件基础-MOS管原理、使用、开关电路应用

0、写在前面:

最后更新日期:2021年4月30日
因水平有限,本文章主要作为个人技术笔记使用,方便自己查阅,可能会有纰漏。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这里主要讲述MOS管的一些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还会记录一些常用的MOS开关电路。部分素材来源于网上,主要参考的链接如下:
http://www.kiaic.com/article/detail/1378.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719bf797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f.html
http://www.kiaic.com/article/detail/1444
https://wenku.baidu.com/view/4e9f9f9cde80d4d8d05a4f68.html

1、MOS管基本原理及分类

1.1、MOS管分类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FET是场效应管。合在一起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
MOS管分为N沟道和P沟道,又可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其分类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示意图和电路符号如下:
N和PMOS
上图是NMOS和PMOS的符号,衬底一般和源极连接起来,连接起来后电路符号如下:
P沟道MOSFET
N沟道MOSFET
上图中2个都是虚线,虚线代表是增强型(Vgs=0时,DS无导电沟道),实线是耗尽型(Vgs=0时,DS有导电沟道)。电极 D(Drain) 称为漏极,电极 G(Gate) 称为栅极,电极 S(Source)称为源极。电路符号中的箭头可以理解为一个二极管。例如NMOS,沟道是N,衬底是P型,所以衬底到沟道形成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方向就是这个箭头方向。实际上这个箭头的确就是衬底的极性的含义,当它一旦接到源极,就形成了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了。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增强型MOS管居多,因此这里不介绍耗尽型MOS管。
下面是NMOS和PMOS的结构示意图:
NMOS
PMOS

1.2、MOS管导通原理

对于MOS管导通的原理,以NMOS管为例,介绍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MOS管输出特性曲线

当Vgs大于开启电压时,漏极电流id和漏源电压Vds之间的关系为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线性区OA,过渡区AB,线性区和过渡区统称为非饱和区。饱和区BC和击穿区C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不同的Vgs,可以得到以下输出特性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MOS管的转移特性

当Vds一定时,Vgs可以控制电流Id,叫做转移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种类型的MOS管的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MOS管的寄生二极管:

关于MOS管的寄生二极管:
1、mos管本身自带有寄生二极管,作用是防止VDD过压的情况下,烧坏mos管,因为在过压对MOS管造成破坏之前,二极管先反向击穿,将大电流直接到地,从而避免MOS管被烧坏。
2、防止管子的源极和漏极反接时烧坏MOS管,也可以在电路有反向感生电压时,为反向感生电压提供通路,避免反向感生电压击穿MOS管。
对于寄生二极管的方向判断,方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从最开始简单的电路符号,我们把衬底和源极连接起来,再加上寄生二极管的符号,就得到了接近实际应用中的MOS管符号。实际使用的MOS管,一般都是带寄生二极管的,比如我们在立创商城随便搜索一个MOS管,比如直流电机驱动桥上常用的NCE6075,手册上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我们就能看懂手册上MOS管的符号了。下面开始介绍下MOS关常用的2种简单的开关电路。

2、NMOS管简单开关电路:

下图是在proteus上进行仿真的NMOS开关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NMOS导通的条件是Vgs电压大于MOS管的开启电压,因此我们直接把NMOS管的S极直接接地,保证S极电压为0V,这样只需要G极电压高于开启电压,MOS管即会导通。
电阻R2的作用是保证在未接负载时MOS管D极的电压,因为当MOS管导通时,要保证V DS > 0V才可以在漏源极间形成电流。
而如果把电阻R2去掉,当外负载压降较大时,电源电压经外负载到达MOS管的D极后,D极电压可能就会接近0V,和S极电压相差不多,就无法保证形成漏源电流Ids > 0。
分析此电路图特性我们发现,此时外负载的正极是直接连接电源正极,外负载的负极处经MOS管作为开关再接回了GND。那能不能电源的正极接到NMOS管的D极上,把MOS管的S极作为输出接到外负载的正极,当MOS管导通时,S极电压等于D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这样貌似也是可行的。但实际是不可行的,理由如下:

如上图,我们按照我们的设想搭了一个电路,NMOS的S极接外负载,D极接电源正极。当G极电压为正时,MOS管导通,理论上MOS管的D极和S极电压应该相近,但我们发现此时并非如下。当MOS管导通时,D极电压为5V,S极电压却为0.9V,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把NMOS管的S极作为外负载的正极输出接在了外负载1K电阻上。而外负载肯定是需要压降的,则实际MOS管的S极电压必须高于0V才可以带动外负载。但如果S极电压高于0V,又会导致压差 V gs小于MOS管的开启电压,造成MOS管断开,因此MOS管不能正常工作在一直开启的状态。
综上,我们得知NMOS管用作开关电路时,必须D极接外负载,S极不要接负载直接接GND,这样才能保证Vgs 大于MOS管的开启电压。并且D极只能接外负载的负极,外负载的正极直接接电源。
因此,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低端驱动(外负载的正极直接接电源正极,负极接MOS管回GND)用NMOS,高端驱动(外负载的正极接MOS管的D极,负极直接接回GND)用PMOS

3、PMOS管简单开关电路:

类似于NMOS开关电路,我们在proteus仿真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外负载的GND直接接GND,而外负载的正极接PMOS的D极,相当于在外负载的正极上加了个开关。为了验证我们之前的总结,我们看能不能用PMOS当做外负载负极端的开关。
我们建仿真电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PMOS的S极接了外负载的负极,此时无法保证S极电压为电源电压,而是接近了外负载的负极电压0V,因此V gs也就不能保证是PMOS处于导通状态了。

4、给MOS管开关电路加软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在MOS管的GS之间加上电容和电阻,可以上电缓启动,防止上电时的浪涌冲击。具体详细介绍如下:
http://m.elecfans.com/article/1194017.html

5、常用MOS管的型号推荐

因为常用的一般都是增强型MOS管,因此只需要找到增强型NMOS和增强型PMOS两种即可。

5.1、电机驱动MOS管:功率100W

5.1.1:NMOS

MOS管功率一般比较大,对于嵌入式控制的外设,一般是12V电机或者24V电机,对于驱动电机的MOS管,推荐使用NCE6075K,是N沟道增强型MOS管,峰值电流75A,扇热功率可以达到110W。
参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CE6075K的电路符号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2:PMOS:

NCE60P50K,是一个P沟道增强型MOS管,电流可达50A,参数和电路符号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3、NCE公司:

NCE是无锡新洁能公司,专业从事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与销售。因为是国内公司,因此其产品价格较友好、稳定,并且其生产的MOS管型号齐全,功率大。如果需要其他的mos管,可以直接到NCE公司官网上去选型。
其官网地址如下: http://www.ncepower.com/

5.2、小功率MOS管:2W

对于比较小的功率的MOS管,可以选用IRF7106TRPBF。其内部有一个NMOS和一个PMOS,对于小功率使用比较方便,不需要再单独选NMOS和PMOS了。
电路符号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嗯,用户问的是MOS管如何实现防浪涌电流的电路图。首先,我得回忆一下浪涌电流是什么情况。通常是在电源接通瞬间,电容等元件充电导致的大电流。这种情况可能会损坏元件或者影响电路稳定性,所以需要抑制。 MOS管在这里的作用应该是作为开关来控制电流。可能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MOS,通过控制其导通速度来限制电流上升率。不过具体怎么实现呢?可能需要结合一些外围元件,比如RC延时电路或者电压检测部分。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一个基本的电路图结构。比如,电源输入经过MOS管的漏极和源极,然后到负载。栅极的控制电路是关键,这里可能需要一个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延时网络,让MOS管缓慢导通,而不是瞬间完全导通,从而限制浪涌电流。 另外,是否需要其他保护元件,比如二极管或者稳压管?可能要考虑栅极的过压保护,或者反向电流的情况。还有,可能用N沟道还是P沟道的MOS?通常N沟道在低侧更常见,但具体应用可能不同。 还需要考虑MOS管的选型,比如足够的电压和电流承受能力,导通电阻要小以减少损耗。控制信号的时序也很重要,确保在电源稳定后再完全导通MOS管。 用户可能还需要知道如何计算RC时间常数,以确定合适的延时时间。比如,根据负载电容和最大允许浪涌电流来计算所需的上升时间。这时候需要给出公式,比如I = C*dV/dt,调整dt来控制I的大小。 另外,可能还有其他方法,比如使用热敏电阻,但MOS方案的优势是损耗更低,因为一旦导通后电阻很小。但需要比较不同的方案优缺点。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元件选型以及关键参数设计。可能还要给出一个简化的电路图,用文字描述,并指出各部分的元件和作用。同时提醒注意事项,比如布局布线、散热等实际问题。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点,比如是否提到缓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或者有没有示例计算。还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术语,避免技术术语错误。最后,确认是否按照系统级指令正确使用了LaTeX格式,比如公式用$...$,独立公式用$$...$$,并且语法正确。</think>以下是用MOS管实现防浪涌电流的电路原理及分步说明: ### 一、基本电路结构 典型电路框架: ``` 电源输入 → MOSFET → 负载 ↑ 栅极控制电路(RC延时 + 稳压管) ``` ### 二、核心元件作用 1. **MOSFET** - 选型要求:$V_{DS} > 1.5 \times V_{in(max)}$,$R_{DS(on)}$尽量小 - 常用接法:N沟道MOS接在电源负极(低边开关) 2. **RC延时网络** - 计算公式: $$ \tau = R_{gate} \cdot C_{gate} $$ 通过调节$\tau$控制MOS管导通速度 3. **稳压二极管** - 保护栅极电压不超过$V_{GS(max)}$(通常选12-15V) ### 三、工作原理 1. 上电瞬间: - 电容$C_{gate}$通过$R_{charge}$缓慢充电 - $V_{GS}$呈指数曲线上升: $$ V_{GS}(t) = V_{in} \cdot (1 - e^{-t/\tau}) $$ 2. 导通过程: - 当$V_{GS}$低于阈值电压$V_{TH}$时,MOS管工作在线性区 - 等效电阻$R_{DS}$逐渐减小,实现软启动 3. 稳态时: - $V_{GS}$达到完全导通电压(通常10-12V) - $R_{DS(on)}$达到最小值,降低导通损耗 ### 四、参数设计示例 假设: - 输入电压$V_{in}=24V$ - 允许最大浪涌电流$I_{surge}=2A$ - 负载电容$C_{load}=1000\mu F$ 计算需求: $$ t_{rise} \geq \frac{C_{load} \cdot V_{in}}{I_{surge}} = \frac{1000\mu F \cdot 24V}{2A} = 12ms $$ 取$R_{charge}=10k\Omega$,则: $$ C_{gate} = \frac{t_{rise}}{R_{charge} \cdot \ln(1/(1-V_{TH}/V_{in}))} $$ 代入$V_{TH}=2V$得$C_{gate} \approx 2.2\mu F$ ### 五、优化方案 1. 增加反馈环路: 使用运放监测电流,动态调节栅极电压 2. 多级缓启动: ``` ┌─小功率MOS─┬─大功率MOS─┐ │ (快速导通) (慢速导通) │ └─────时序控制电路─────┘ ``` 3. 温度补偿: 在RC网络中并联NTC电阻,应对低温环境下的参数漂移 ### 六、注意事项 1. 布局要求: - 栅极驱动走线尽量短(<2cm) - 负载回路面积最小化 2. 失效保护: - 并联TVS管防止电压尖峰 - 添加$R_{discharge}$电阻(约100kΩ)用于快速关断 3. 热设计: $$ P_{diss} = I_{rms}^2 \cdot R_{DS(on)} + \frac{1}{2} V_{in} \cdot I_{peak} \cdot t_{rise} \cdot f_{sw}} $$ 需保证结温$T_j < 125^\circ C$ 这种设计可将浪涌电流降低到稳态值的20%-50%,典型应用包括开关电源、电机驱动和LED照明系统。实际调试时建议用示波器监测$V_{DS}$波形,确保上升沿斜率符合设计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天城寺电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