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之find()函数

本文深入探讨MATLAB中find函数的功能与用法,包括如何查找矩阵或数组中的非零元素,以及通过不同参数实现对特定元素的定位。通过实例展示find函数在处理一维数组和二维矩阵时的具体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ind 这个函数用处也挺大的,这几天看很多程序都见到这一函数,今天要好好给阐述,了解下这个函数是为了找到矩阵或者是数组,向量中的非零元素。下面一大段英文没耐心看。看看例子就行了。

第一个用法是

ndices = find(X)

X = [1 0 4 -3 0 0 0 8 6];

indices = find(X)

返回x中非零元素的序号从1开始

indices =

    1     3     4    8     9

若x是个矩阵呢?

x= [1  0 ;1  5 ;4 0 ]

find(x)得到的是

    1

    2

    3

    5

是一列矢量,非零元素的序号是按一列一列的算

第二个用法

index= find(X, k)
index = find(X, k, 'first')
index= find(X, k, 'last')

这三个是找前K个非零元素,前两式功能一致,第三式指从最后一个元素算起(但返回的元素索引顺序还是正序)。

重点说一下

第三个用法

[row,col] = find(X, ...)
[row,col,v] = find(X, ...)

例如

X = [3 2 0; -5 0 7; 0 0 1];

[r,c,v] = find(X>2)

r =

1
2

c =

1
3

v =

2×1 logical array

1
1

这样看看不出什么?看下式就比较明了。

 r   c  v

 1  1  1    就是说矩阵中第1行第1列和第2行第3列的元素满足X>2为真用1来表示。余下的类似。

 2  3  1   

下面继续:

X = [3 2 0; -5 0 7; 0 0 1];

[r,c,v]= find(X)                           这个得到的v是X中第几行第几列的非零元素,注意这个区别

r =

1
2
1
2
3

c =

1
1
2
3
3

v =

3
-5
2
7
1

以上内容来源于:https://blog.csdn.net/h2008066215019910120/article/details/11820363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ibeimingyue/p/988747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