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程设计课题表现报告成绩总成绩A( )B( )C( )
班 级: 114030701
组 员:
组 员:
指导教师: 刘小洋
设计时间: 2016.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
设计一台带中断处理能力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具备有类X86的中断功能,当外部中断请求有效,CPU允许中断,且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时,CPU将响应中断。该模型机的指令系统如下。
助记符号指令格式指令功能MOV RD,RS
ADD RD,RS
AND RD,RS
CLI
PUSH RS
POP RD
IRET0000 RS RD
0001 RS RD
0010 RS RD
0011 ****
0100 ****
0101 RS**
0110 **RD
0111 ****
RS → RD
RD + RS→ RD
RD ∧RS→ RD
CPU开中断
CPU关中断
RS->堆栈
堆栈->RD
中断返回
LAD M D,RD
STA M D,RS
JMP M D
BZC M D1100 M RD D
1101 M RD D
1110 M ** D
1111 M ** DE→RD
RD→E
E→PC
当FC或FZ=1时,
EPCIN RD,P
OUT P,RS1000 ** RD P
1001 RS ** P[P] → RD
RS →[P]其中,D 为,RS 为源寄存器,RD 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RS 或 RD选定的寄存器00
01
10
11R0
R1
R2
R3
寻址模式 M有效地址 E说 明00
01
10
11E=D
E =(D)
E =(RI)+ D
E =(PC)+ D直接寻址
间接寻址
RI 变址寻址
相对寻址
本模型机的数据通路框图如图 -2 所示。
图 -2 数据通路框图
和前面的实验相比,复杂模型机实验指令多,寻址方式多,只用一种测试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指令译码电路需要重新设计。
如图 -3 所示在 IR 单元的 INS_DEC 中实现。
图 -3 指令译码原理图
本实验中要用到四个通用寄存器 R3…R0,而对寄存器的选择是通过指令的低四位,为此还得设计一个寄存器译码电路,在 IR 单元的 REG_DEC(GAL16V8)中实现,如图 -4 所示。
图 -4 寄存器译码原理图
根据机器指令系统要求,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如图 -5 所示。
按照系统建议的微指令格式,见表 -7,参照微指令流程图,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见表 -8,并将二进制代码表转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
232221201918-1514-1211-98-65-0M23CNWRRDIOMS3-S0A字段B字段C字段UA5-UA0
A字段B字段C字段
876选择000NOP001P<1>010P<2>011P<3>100P<4>101LDPC110STI111CLI
141312选择000NOP001LDA010LDB011LDRi100LDSP101LOAD110LDAR111LDIR
11109选择000NOP001ALU_B010RS_B011RD_B100RI_B101SP_B110PC_B111保留
地址十六进制表示高五位S3-S0A 字段B 字段C 字段UA5-UA00000 00 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 6D 430000000001101101010000110310 70 700001000001110000011100001B 00261C1B 00261C00000100110000111001C 04B2011C 04B20100000100101100100000000131 00161A31 00161A0000000000010110000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