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硬盘旋转时间_机械硬盘寿命探究

本文探讨了机械硬盘的寿命问题,与SSD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械硬盘在性能、可靠性和适用场景上的区别。7200转企业级硬盘在MTBF、AFR和IOPS等方面优于桌面硬盘,尤其在高并发和连续工作负载环境下。同时,文章提到了振动对抗技术和适合的硬盘数量部署策略,强调了正确选择和使用硬盘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8e76def7e5345f0ab2edb74a359e6cd6.gif

8e76def7e5345f0ab2edb74a359e6cd6.gif

机械硬盘寿命探究

8e76def7e5345f0ab2edb74a359e6cd6.gif

8e76def7e5345f0ab2edb74a359e6cd6.gif

稍微有点存储常识的用户都知道,SSD固态硬盘由于使用闪存做为介质,不会像传统HDD硬盘那样出现机械故障。另一方面,闪存有P/E cycle(编程/擦除周期)的限制,也就是存在着写寿命,SLC/MLC/TLC的擦写次数有着明显的差别。那么机械硬盘有没有读写寿命的问题呢?可能很多用户对此都是一知半解。如果你是一名资深存储玩家,那么我认为你非常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知识。

64fbf9ea3a7a266f917fef870983667f.png

上图是东芝一款10TB容量7张碟片的企业级硬盘,已经是非氦气填充的极限了

虽然当前机械硬盘受到SSD的冲击,出货量持续走低,但是在若干年内大容量还是会有一席之地。由于机械硬盘市场目前已经划分的非常详细,仅3.5寸7200转及以下硬盘就衍生出以下型号等。

ff4f5e1c7260cd3a6cf2a93592d6c4c9.png

Archive 是SMR叠瓦式磁记录的归档硬盘;Desktop为普通台式机硬盘;NAS HDD适用于小型文件服务器/网络存储;Video 3.5/2.5 HDD针对消费类DVR视频应用优化;Surveillance专门用于视频监控;ENAS(Enterprise NAS)适合私人云、网络附属存储;ECAP(Enterprise Capacity,原Constellation ES系列)就是企业级硬盘。

与此同时西部数据产品线更为丰富,企业级产品主打HGST,普通应用、NAS应用这些在传统WD品牌下多些。本文先用希捷进行对比分析。

a518b3bb6e16caba9e06d754d8a75ae3.png

在这个表里我增加了2个对比的产品系列:Constellation CS(云盘)和高转速10K SAS,其中云盘现在官网上看不到,应该只针对互联网等大客户出货;万转硬盘的规格用于参照。

Constellation CS“云盘”及其衍生出的低转速版本Terascale,其MTBF和AFR都与桌面硬盘接近。

企业级vs.桌面:性能、可靠性差距

5629e8eedbd2b18d49308934b5444704.png

来自英特尔的文档《Enterprise-class versus Desktopclass Hard Drives》

其中“Enterprise”在这里代指15K高转速企业级硬盘;而7200转企业级硬盘衍生自“Desktop”。

硬盘的延时和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等待,15K因转速高、磁头寻址速度快而领先;直接影响到“每秒 I/Os”。达到这一效果的是:高强度的机械构造+本地队列(TCQ)优化。左边SCSI/SAS协议能够完整支持,而右边的ATA支持有限在高并发情况下提升少一些(注:寻道速度较快的7200转企业级硬盘这一数值应该比77要高)。

1振动对硬盘的影响及防范

接下来着是抗旋转振动能力。15K硬盘能够达到21 rad/sec/sec,这里的Radian是弧度。而桌面硬盘该指标只有5-12。在希捷宣传片里提及:如果把硬盘固定在一个足够稳定的基座上,它就不会受到自身以及外界产生振动的影响,能够发挥出最佳性能和寿命。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在实际应用环境里,总会存着这样哪样的不确定因素。涉及的因素主要有硬盘的转速、数量以及箱体结构设计。阵列柜重量往往要比同等尺寸的服务器大不少,采用高强度材质确实可以抵消一部分振动。虽然厂商宣称可以混插不同转速的硬盘,但实际工作中都会尽量避免。

振动超标严重影响磁头定位,导致性能下降甚至产生突发故障。抗振原理是音圈电极根据传感器反馈对磁头寻址进行补偿和微调,10K、15K高转速SAS硬盘在设计上“耐受力”更胜一筹。如上表,在旋转振动20 rad/sec/sec的条件下,15K硬盘IOPS只有少量下降;而桌面(7200转)硬盘的性能则下降了10倍以上。

2可靠性前提条件和NL硬盘的由来

再来看看可靠性。当年的高转速企业级硬盘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20万小时左右,现在由于工艺进一步成熟,设计/制造标准普遍已达到200万小时(虽然我认为老款企业级更耐用,这里就姑且这样说吧)。而桌面硬盘还停留在70万小时左右,这也是厂家节约生产成本的一个举措。MTBF的前提条件。高转速企业级硬盘是在45℃的环境温度下,7x24小时100%工作负载;而桌面硬盘则是25℃环境,5x8小时10-20%工作负载。

e255ecf07443c27f6fd12cb6b3a52006.png

来自《Seagate 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5 Serial ATA Product Manual》

同为7200转速,但定位企业级硬盘比桌面硬盘的可靠性要强不少。首先是MTBF和AFR(平均故障率),目前企业级硬盘大都能达到140-200万小时MTBF,并且这个数字是在40℃、7x24小时全年连续开机条件下得出。

注: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MTBF与AFR的换算关系。

28aef1dc5d7d82f1de5612f83d34837d.png

第一款企业级硬盘,MaxLine Plus II。7200转、ATA133、250GB,设计MTBF100万小时.同期普通硬盘60万小时。

第一款企业级硬盘是Maxtor(迈拓)推出MaxLine系列。当时迈拓工程师建议不能超过20%工作负载,若有超过则故障率会上升。时至今日,硬盘厂商们经过大量统计,认为企业级盘工作负载为550TB/年最佳,如果明显超出则故障率会上升。关于这点,硬盘是个建议值而SSD是“硬指标”,SSD擦写次数有限而读不受限制,硬盘则不分读写都要考虑。然而,10K/15K高转速硬盘在质保期内没有这些限制,所以说它们的等级不同,单盘容量、单位容量的价格也有着显著差距。

3环境规格——温湿度范围

8a703348929e908c9ab5d635e8b59493.png

其中有两个类似梯形套在一起,可以看出在5-31℃之间可以支持90%相对湿度,而到60℃时只能支持到10%的湿度了。只有少数的低转速(10K以下)企业级硬盘带有湿度传感器。

4MTBF不是虚标:换算出年均故障率

可用性一项,除了Video 3.5是AFR数值之外,其它列出的都是MTBF。利用MTBF来计算AFR的公式如下:

年平均故障率AFR=1 / (MTBF / 365 / 24)

MTBF看上去很高,前面表格中最长的200万小时(8TB型号,目前希捷6TB及以下企业级硬盘为140万小时)折合228年,最短的75万小时也有85年,其实它们的设计寿命都没有那么长(通常为8-10年),整个硬盘历史才几十年。这些可靠性不是针对单一硬盘,而是根据质保期内大量样本计算和统计出来的。根据上面公式,Enterprise Capacity的AFR计算得出0.44%,也就是说100块盘每年平均损坏0.44块,如果10,000块盘就是44块。

读写负载、使用率和支持盘位数量,桌面硬盘都是最低,表格中除此之外都支持7x24连续开机,并且桌面硬盘官方只建议部署1-2块。也就是说它没有抗旋转振动方面的优化,如果您实际使用3块盘以上做RAID,可能会遇到性能降低、寿命下降的问题。Enterprise Capacity的年读写负载在这里最高为550TB,ENAS为300TB,余下4款都是180TB——也比桌面硬盘的55TB高不少。

机箱中支持的硬盘数量,与另外两项规格——旋转振动传感器和抗旋转振动耐受度直接相关。比如没有RAFF Sensor的桌面、NAS和Video 3.5硬盘支持的系统规模都较小;监控和归档硬盘具备RAFF Sensor且抗振指标为5 rad/sec/sec,根据最新资料都能支持8块以上的配置;不过它们在高振动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可能不如12.5 rad/sec/sec的ENAS和Enterprise Capacity。

关于硬盘转速,两款7200转/分钟的性能相对较好;希捷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盘应该都是7200转,早期低转速的Barracuda LP应该已经退出市场;Video 3.5由原来的Pipeline HD发展而来,一直是5900转;监控盘由7200转的SV35发展而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