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服务器协议,nb-iot协议详解

NB-IoT技术提供深度室内覆盖,支持大量低功耗设备连接,具有低成本、低流量特性。与eMTC相比,NB-IoT更适合LWPA业务,覆盖能力强且功耗低。协议从Rel.10开始发展,重点解决大规模连接和低功耗问题。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多种协议共同作用,实现物联网通信。TCP/IP是基础协议,UDP提供快速传输,CoAP适合资源受限设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设计的优点是都能部署在现在的LTE网络,只需要对基站和核心网的软件进行升级即可,不需要为IoT物联网通讯专门设计并建设一个专门网络,可以大大降低建设成本。与LTE一样,NB-IoT终端在开机并搜索载波(小区)时,会在可能的频率范围内重复PSS/SSS的搜索和检测过程,直至搜索到相应的载波(NB-IoT锚定载波),频率扫描的栅格(raster)大小为100kHz。

nb-iot技术在有效地提供深度室内覆盖的同时,可以支持大量的低吞吐率、超低成本设备连接,并且具有低功耗、优化的网络架构等独特优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NB-IoT将在全球展开大规模部署。GPP在物联网有2个主要接入技术,NB-IoT及eMTC。它们从R13开始,一直同时进行标准化,当前R14版本在定位方面,由于上行链路到达时间差定位(UTDOA,up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方式未达成共识,R14仅对E-CID(exclusive chip ID)和反向链路到达时间差定位(OTDOA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进行了标准化。单用户峰值速率方面均有提升明显:NB-IoT下行125 kbit/s,上行140 kbit/s;eMTC下行4 Mbit/s,上行7Mbit/s。由于eMTC采用更宽的频谱带宽,eMTC支持速率超过NB-IoT,但是其覆盖能力不如NB-IoT,而且其功耗和成本都高于 NB-IoT,总地来说,NB-IoT更适合LWPA类型业务。

nb-iot协议详解:

从Rel.10开始,3GPP就开始针对物联网引入新功能。

物联网设计原则:一大(大规模连接)、一强(覆盖增强)、三低(低功耗、低成本、低流量)。

Rel.10和Rel.11,解决“一大”问题。

Rel.12开始,主要解决“三低”问题,主要引入了PSM/DRX省电模式和LTE Cat 0。

Rel.13引入了LTE Cat M1和LTE Cat NB1,还引入了eDRX。

物理层:以太网 · 调制解调器 · 电力线通信(PLC) · SONET/SDH · G.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