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求和s 1 3 3,Matlab的求和函数sum如何使用

本文介绍了Matlab中求和函数sum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的向量和数组求和,按指定维度求和,指定输出数据类型,以及如何处理包含NaN值的情况。示例代码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atlab的求和函数sum的使用方法:1、使用【S = sum(A)】求和;2、使用【S = sum(A,dim)】按照指定维度求和;3、使用【S = sum(___,outtype)】指定输出结果的数据类型。

6d89363c2af10f443bd235b9d96a7d51.png

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Matlab R2020a版本,Dell G3电脑。

Matlab的求和函数sum的使用方法:

1、S = sum(A),求和

如果x是一个向量,则计算向量的元素之和,如:>> x = randi(10,1,10)

x =

7 1 9 10 7 8 8 4 7 2

>> sum(x)

ans =

63

如果x的数组,则是计算数组的列之和,如:>> x = pascal(4,2)

x =

-1 -1 -1 -1

3 2 1 0

-3 -1 0 0

1 0 0 0

>> sum(x)

ans =

0 0 0 -1

2、S = sum(A,dim),按照指定维度求和

dim = 1,表示对列求和

dim = 2,表示对行求和

dim = 3,表示对页求和

....,依次类推

例如:>> a = toeplitz(1:5)

a =

1 2 3 4 5

2 1 2 3 4

3 2 1 2 3

4 3 2 1 2

5 4 3 2 1

>> sum(a,1)

ans =

15 12 11 12 15

>> sum(a,2)

ans =

15

12

11

12

15

3、S = sum(___,outtype)指定输出结果的数据类型

可选字符串参数为'double','default'和'native'

一般来说,默认是'default'

有时候我们对整数求和,想要结果输出为double类型,就可以用这个参数

比如:>> a = single(1:4)

a =

1 2 3 4

>> class(sum(a,'double'))

ans =

double

>> class(sum(a))

ans =

single

Matlab的数据类型虽然比较全面,但是数据类型转化和其他语言不是完全一致,因此用的时候需要小心处理

4、S = sum(___,nanflag)是否忽略NaN值

有时候在求和的时候,数据中有NaN值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出现NaN,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用isnan函数排除nan值,有了这个选项,就简单了

如:>> a = rand(1,6);a(randperm(6,2)) = NaN

a =

0.7060 0.0318 NaN 0.0462 0.0971 NaN

>> sum(a)

ans =

NaN

>> sum(a,'omitnan')

ans =

0.8812相关免费学习推荐:php编程(视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