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铜需要把agnd和dgnd分开_电磁兼容(EMC):PCB双面板布线铺地的分析设计

本文由电磁兼容专家杜佐兵老师分享,探讨双面板PCB布线中如何正确铺地以降低EMI。强调铺地应有目标性,注意信号线与地的阻抗匹配,避免耦合影响,同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不恰当铺地设计可能带来的高频EMI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1100ea01e60ad9f201f825aebc5f7d4.png

本期专家:杜佐兵

电磁兼容(EMC)线上&线下高级讲师

杜佐兵老师在电子行业从业近20年,是国家电工委员会高级注册EMC工程师,武汉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子半导体激光技术专家。目前专注于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开关电源及LED背光驱动设计。

01

前言

电子产品中的双面板PCB布线铺地的设计,对于目前低成本的物联网及智能产品来说是众多的设计工程师采用的方法;由于产品系统中需要有晶振推动的MCU/CPU高频工作;PCB的铺地设计能给系统EMC设计带来优势!

铺铜地对EMI有什么影响?

02

双面板PCB系统铺地的理论和分析

1. 铺地好的方面:

1)注意信号线的PCB板边缘的走线 如果铺地;这个信号线对外的信号耦合就减小了;PCB铺铜地在PCB板的边缘的地方就要有;

2)铺铜铺在信号线之间,它就能降低信号间的串扰,串扰中的EMI辐射是跟它间接的关系的!

如果两个都能达到或者做到了 EMI效果就会好!铺地不是每个地方按面积来数的,地要有目标的去铺设才会有好的作用的!

2.我的观点:

PCB有铺铜的条件,且这个铺铜是有作用的,如果能提升EMI的性能;可建议采用PCB铺地铜的法则!

3.注意点:

在这个设计上要铺地就要保证信号的铺地平面与系统的参考地电位的阻抗要足够小;否则这个铺地就会对辐射干扰或抗辐射干扰都会有影响!

03

实际案例分享

对于高频的应用电子产品线路;系统由于共模电流的干扰EMI的问题,我们在DC-DC直流电流输出端以及功能电路的接口连接器端需要增加共模电感及其组合

<think>我们正在解决嘉立创EDA软件中时芯片GND与GND未连接的问题。根据用户描述,问题是在(覆)时,芯片的GND引脚没有与的GND网络连接起来。这通常是由于设计规则或连接方式设置不当造成的。解决方案步骤:1.**检查网络标签连接**:确保芯片的GND引脚已经正确连接到GND网络。在原理图中,检查芯片的GND引脚是否连接了GND网络标签(如“GND”)。在PCB图中,检查该引脚是否实际连接到GND网络(可以通过高亮显示网络来检查)。2.**检查设置**:在时,需要设置所连接的网络。通常,应该连接到GND网络。-在嘉立创EDA中,绘制区域后,会弹出属性设置窗口(也可以在绘制后选中,在右侧属性面板中设置)。-在“网络”选项中选择“GND”(或你使用的接地网络名称)。-设置“连接方式”,通常有“直接连接”、“十字连接”、“不连接”等。选择“直接连接”或“十字连接”(推荐十字连接,因为这样在焊接时散热稍慢,但电气连接良好)。3.**检查设计规则中的安全间距**:如果芯片GND引脚与之间的间距大于设计规则中设置的安全间距,则不会连接。-打开“设计规则”(DesignRules),检查“安全间距”规则。确保与焊盘之间的安全间距设置合理(通常不小于0.2mm,但具体取决于你的制板能力)。-如果安全间距设置过大,可能会避开焊盘,导致没有连接。可以适当减小安全间距(但要注意制板厂的最小间距要求)。4.**检查焊盘与的连接方式**:在嘉立创EDA中,焊盘与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设计规则”中的“敷连接方式”来设置。-打开“设计规则”->“敷连接方式”规则。-在这里,你可以设置不同网络(如GND)的敷与焊盘的连接方式(包括连接线宽、连接方式等)。-确保GND网络的敷连接方式不是“不连接”。通常设置为“十字连接”(ReliefConnect)或“直接连接”(DirectConnect)。-如果是“十字连接”,还需要检查连接线的宽度是否足够(一般不小于0.2mm),如果宽度为0,则不会连接。5.**更新**:在修改了设计规则或属性后,需要重新(或更新)以使更改生效。-选中,右键选择“重新”或使用快捷键(如F5)来更新。-如果没有自动更新,可以尝试手动删除然后重新绘制。6.**检查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层**:确保绘制在正确的层上(如顶层或底层),并且芯片的GND焊盘也在同一层(如果是通孔焊盘,则会在多层)。7.**检查器件封装**:确认芯片的封装中GND焊盘是否被正确分配了网络。有时候,封装中的焊盘可能没有正确连接到原理图中的网络。可以通过检查PCB中该焊盘上的网络标签来确认。8.**检查器件是否被锁定**:如果芯片被锁定,其焊盘可能不会与连接。解锁器件(选中器件,在属性面板中取消“锁定”选项)然后重新。如果以上步骤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建议检查是否有其他设计规则冲突,或者尝试重新导入网表。根据引用[1]中提到的各种接地符号,在设计中要确保原理图中使用的接地符号与的网络标签一致(例如都是GND)。引用[3]中提到接地电阻的连接问题,虽然不直接相关,但提醒我们要确保接地网络的连通性,包括检查是否有断开的导线或未连接的过孔。下面我们将按照上述步骤详细说明。详细操作步骤(以嘉立创EDA专业版为例):**步骤1:检查原理图连接**-打开原理图,找到该芯片,确认其GND引脚有网络标签“GND”(或你使用的接地符号)。-如果原理图正确,更新PCB(快捷键U,然后选择“更新PCB”),确保网络表是最新的。**步骤2:在PCB中设置网络**-在PCB编辑器中,选择需要的层(例如底层)。-点击工具栏的“”工具(或按快捷键P,然后选择)。-绘制区域,绘制完成后会自动弹出属性面板(如果没有,选中,右侧会出现属性面板)。-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网络”为“GND”。-设置“连接方式”为“直接连接”或“十字连接”。对于GND,通常使用“十字连接”以避免焊接时散热过快,但如果你希望更好的连接,可以选择“直接连接”。**步骤3:检查设计规则**-点击顶部菜单“设计”->“设计规则”。-在“安全间距”规则中,检查“敷到焊盘”的间距设置。如果设置过大(比如0.5mm),可以适当减小(比如0.2mm)。注意:这个值不能小于制板厂允许的最小间距(通常0.15mm或0.2mm)。-在“敷连接方式”规则中,选择“GND”网络(或所有网络),设置连接方式(十字连接或直接连接),并设置连接线宽度(例如0.3mm)。确保连接线宽度不为0。**步骤4:更新**-在PCB编辑器中,选中,右键选择“重新”(或者按快捷键F5)。-如果重新后仍然没有连接,尝试删除,然后重新绘制。**步骤5:检查器件封装**-双击芯片,查看其属性,确保封装中的GND焊盘网络是GND。-如果网络不对,可能是原理图没有正确传递网络,需要检查原理图。**步骤6:解锁器件**-选中芯片,在右侧属性面板中,查看是否勾选了“锁定”选项。如果锁定了,取消锁定,然后重新。如果以上步骤都检查无误,通常问题可以解决。注意事项:有时候与焊盘的连接在视觉上可能不明显,因为十字连接只有几根细线连接。可以放大查看焊盘周围是否有细线与相连。或者使用DRC(设计规则检查)来查看是否有未连接的焊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导出Gerber文件,用Gerber查看器检查实际生产文件中的连接情况,以判断是设计软件显示问题还是实际连接问题。最后,根据引用[2]中提到的嘉立创EDA使用经验,确保软件版本是最新的,因为旧版本可能存在一些已知问题。希望这些步骤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下面生成相关问题:</think>### 嘉立创EDA芯片GND与GND未连接解决方案 在嘉立创EDA中,芯片GND引脚与GND未连接是常见问题,主要由设计规则设置或连接方式不当导致。以下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 #### **1. 检查网络设置** - **步骤**:选中区域 → 右侧属性面板 → 确认"网络"选项设置为`GND` - **关键点**: - 若未指定网络,会默认不与任何网络连接 - 多GND网络时需确保芯片GND与网络名称**完全一致**(如`DGND`/`AGND`需区分) --- #### **2. 配置敷连接规则** - **操作路径**:顶部菜单【设计】→【设计规则】→【敷连接方式】 - **参数设置**: ```markdown - 网络: GND - 连接方式: 十字连接 或 直接连接(推荐十字连接避免散热过快) - 连接线宽: ≥0.2mm(过小会导致不连接) - 焊盘连接: 勾选"所有焊盘" ``` - **注意**:连接线宽必须大于设计规则中的**最小线宽**值[^1] --- #### **3. 验证安全间距规则** - **问题根源**:焊盘与间距过大导致避让 - **解决方法**: - 打开【设计规则】→【安全间距】 - 将`敷到焊盘`间距设为≤0.25mm(需符合板厂工艺能力) - 优先使用**规则优先级**:为GND网络单独设置更小的间距 --- #### **4. 更新并强制连接** - **手动更新**: - 右键 →【重新】(快捷键`F5`) - 属性中勾选"死区移除""重建敷" - **强制连接**: - 在芯片GND焊盘附近手动放置**GND过孔** - 使用【导线工具】直接绘制GND焊盘到的短接线 --- #### **5. 检查器件封装属性** - **特殊问题排查**: - 确认芯片GND引脚在封装中未启用"隔离焊盘"属性 - 检查原理图符号引脚编号与封装是否匹配(右键元件→【检查封装】) - 若使用异形焊盘,需在封装编辑器中确认焊盘网络分配 --- ### 典型错误案例与修复 |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 避让焊盘 | 安全间距过大 | 降低敷-焊盘间距≤0.2mm | | 仅部分GND连接 | 连接线宽不足 | 增大连接线宽至0.3mm以上 | | 无网络 | 未指定网络 | 属性面板绑定GND网络 | | 十字连接线未生成 | 未启用焊盘连接 | 设计规则勾选"连接至焊盘" | > **提示**:更新规则后务必**重新**(Ctrl+F5强制重建),并运行DRC检查【工具→设计规则检查】[^2]。 --- ### 相关问题 1. 如何解决后GND网络DRC报间距错误? 2. 多层板中不同地网络(AGND/DGND)的如何隔离? 3. 连接方式中"十字连接""直接连接"有何工程区别? [^1]: 接地网络需根据信号类型区分,数字/模拟地应独立[引用1] [^2]: 封装设计错误会导致网络连接异常,需验证引脚映射[引用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