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名称 《数据的计算》第 1课时 执教者 户艳姣 课时 1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教材分析《数据的计算》主要包括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算。该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数据的统计是学好电子表格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学习数据处理的先决条件。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相应地任务。在实际动手操作地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并且也学过了 word软件。 Excel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本节课通过生活化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从中体会到 “学有所用 ”的乐趣!同时信息课堂学习内容与生物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从而符合信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大趋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公式、函数、地址引用的含义;
2. 学会电子表格软件中的编辑公式,利用函数来统计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的能力;
2. 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1 .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2 .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难点 1. 公式和函数的概念与思想;
2. 数据范围的选取(包括连续和不连续区域的选取)。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我设计了几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假设构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究新知,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中,指导学生利用了“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2 分钟 ?
教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中含有我们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你知道它们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食物的“营养秘籍”。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发放“营养秘籍”,并让学生结合生物所学知识回答食物的营养成份。
? ?
?
?
学生打开营养“秘籍 ”并根据电子表中的各项数据回答问题。
? 由“秘籍”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数据的计算。
? 新课教学
(一)
公式的
应用及复制
10 分钟 ?
教师: 汽油提供了车前行的能量,而食物给我们提供了生存、运动的能量,今天就让我们计算一下各种食物的总能量!
出示表达式:总能量 = 蛋白质重量 * 4 + 脂肪重量 * 9 + 糖类重量 * 4
?
总结并点评规范讲解表达式及填充手柄复制公式的方法。
? ?
?
相互讨论,
操作演示。
?
?
? ?
按照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理解数据统计的一般方法。 ?
?
?
新课教学
(二)
函数的应用
10 分钟
?
?
?
?
?
?
?
? ?
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份昨天的饮食清单,刚好我吃了表格中的所有食物各 100克,请同学们帮我算一下昨天一共吃了多少能量?如果你感觉到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开学习锦囊,再不行,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
?
FX= 函数名( 数据区域 )
总结并点评规范讲解函数。
强调:单元格区域表示时:冒号表示连续,逗号表示间隔。
?
教师 课堂中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
? ?
?
?
?
?
学生思考,对比分析并讨论交流,演示正确的操作。
? ?
?
?
?
通过规范讲解函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其它函数的学习方法。
?
? ?
?
?
?
?
?
?
?
知识拓展
灵活运用
?
(一)
数据
区域的选择
?
15 分钟 ?
教师: 提供自己的饮食习惯表,让学生计算一天的饮食能量,根据给出的正常饮食能量标准,判断饮食是否科学。
男性:( 2000——2200)千卡
女性:( 1800——2000)千卡
?
教师通过询问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计算班里某位同学一天的饮食能量。
?
巡视学生制作情况,并进行实时指导。
?
总结: FX= SUM( F3 : F5 , 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