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数组中的空值_excel中的Average系列函数应用技巧

本文介绍了Excel中的Average、Averagea、Averageif、Averageifs和Trimmean函数,详细讲解了各自的功能、语法和在统计销售数据、按性别分组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实例解析,助你高效计算平均值,如排除空值、按特定条件筛选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Average函数。

功能:用于计算参数的平均值。

语法结构:=Average(数值、单元格引用或数组)。

目的:计算“销售员”的平均销售额。

805fd9fa6ed5262b902b831b824a24c3.png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F3:F9)。

解读:

Average函数的统计对象对F3:F9区域中数值或可以转换为数值的平均值。所以计算过程为:(660+560+560+570+200)÷5=510。


二、Averagea函数。

功能:计算参数中非空值的平均值。

语法结构:=Averagea(数值、单元格引用或数组)。

注意事项:

如果使用单元格引用或数组作为Averagea的参数,数值和逻辑值都被计算在内,但文本型数值或文本都按0计算,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

目的:计算“销售员”的平均销售额。

2dc34b06c5e02d78f817ef4a57422b5e.png

方法:

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A(F3:F9)。

解读:

F3:F9区域中的“未统计”将作为0处理,所以公式=AVERAGEA(F3:F9)的计算过程为:(660+560+0+560+0+570+200)÷7=364.2857143。


三、Averageif函数。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条件的平均值。

语法结构:=Averageif(条件范围,条件,[数值范围])。

注意事项:当“条件范围”和“数值范围”相同时,可以省略“数值范围”。

目的:按“性别”统计平均销售额。

18b43764a07ee1ac59950643c634166a.png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IF(C3:C9,J3,F3:F9)。

解读:

公式=AVERAGEIF(C3:C9,J3,F3:F9)中,C3:C9为条件范围,J3为条件,F3:F9为数值范围,由于条件范围和数值范围不同,所以数值范围F3:F9不可以省略。


四、Averageifs函数。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平均值。

语法结构:=Averageifs(数值范围,条件1范围,条件1,[条件2范围,条件2]……)。

目的: 按“性别”统计销售额>500的平均销售额。

3edfc38008a596760b61db6ec0ff6daf.png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IFS(F3:F9,C3:C9,J3,F3:F9,">"&K3)。

解读:

公式=AVERAGEIFS(F3:F9,C3:C9,J3,F3:F9,">"&K3)中,第一个F3:F9为数值范围,C3:C9、第二个F3:F9为条件范围,所以条件范围和数值范围是相对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待。


五、Trimmean函数。

功能:返回数据的内部平均值。简单理解就是先从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按照一定的比例去掉数值,然后计算平均值。

语法结构:=Trimmean(单元格区域或数组,要去除的数据点的比例)。

目的:计算选手的“最终得分”。

7862dad65efff577170d611a308bb7e9.png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OUND(TRIMMEAN(D3:M3,2/COUNT(D3:M3)),2)。

解读:

公式中2/COUNT(D3:M3)的作用为去掉实际得分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值,最后保留2为小数。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在Excel中实现一个功能,具体是将B列的所有值去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然后用这个平均值减去C2的值,结果显示在D2。我需要仔细分析用户的需求,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 首先,用户提到的“去除异常值”是关键步骤。在Excel中,处理异常值通常需要先确定哪些数据点属于异常值。常用的方法包括标准差法或四分位距法(IQR)。用户可能不清楚具体的方法,所以需要选择一种较为通用且容易实现的方式。考虑到用户可能对统计方法不太熟悉,四分位距法可能更合适,因为它对数据分布的要求较低,且容易计算。 接下来,计算平均值。在确定异常值后,需要筛选出B列中不在异常值范围内的数据,然后求平均值。这可能需要使用数组公式或辅助列来标记异常值,再计算平均值。但数组公式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些复杂,所以使用辅助列可能更友好。 然后,用这个平均值减去C2的值,并将结果放在D2。这一步相对简单,只需要在D2中输入公式引用平均值所在的单元格减去C2即可。 现在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实现四分位距法。四分位距法的步骤是计算第一四分位数(Q1)和第三四分位数(Q3),然后计算IQR = Q3 - Q1。通常,异常值的范围是低于Q1 - 1.5*IQR或高于Q3 + 1.5*IQR的数据点。在Excel中,可以使用QUARTILE函数或QUARTILE.INC函数来计算四分位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的Excel可能有不同的函数名称,例如QUARTILE.EXC和QUARTILE.INC,但QUARTILE.INC更常用,因为它包含0和1作为分位数。 接下来,需要筛选出B列中不在异常值范围内的数据。假设B列的数据从B2开始到B100(假设最多有100行数据),那么可以先在辅助列(比如E列)中标记是否为异常值。例如,在E2输入公式: =IF(OR(B2 < (Q1 - 1.5*IQR), B2 > (Q3 + 1.5*IQR)), "异常", "正常") 然后,使用AVERAGEIF函数计算标记为“正常”的数据的平均值。例如: =AVERAGEIF(E2:E100, "正常", B2:B100) 不过,这样需要先计算Q1、Q3和IQR,可能需要将这些值放在某个单元格中,比如F1、F2、F3。例如: 在F1中输入=QUARTILE.INC(B2:B100, 1) 在F2中输入=QUARTILE.INC(B2:B100, 3) 在F3中输入=F2 - F1 然后,在E2中的公式变为: =IF(OR(B2 < (F1 - 1.5*F3), B2 > (F2 + 1.5*F3)), "异常", "正常") 但是,直接引用这些单元格可能会导致公式拖动时的绝对引用问题,因此需要使用绝对引用,例如$F$1、$F$2、$F$3。因此,E2的公式应调整为: =IF(OR(B2 < ($F$1 - 1.5*$F$3), B2 > ($F$2 + 1.5*$F$3)), "异常", "正常") 然后向下填充到E列的所有行。接着,用AVERAGEIF计算平均值: =AVERAGEIF(E2:E100, "正常", B2:B100) 假设这个平均值放在F4,那么D2的公式就是: =F4 - C2 不过,用户可能希望不借助辅助列,直接在公式中完成这些计算。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数组公式或嵌套函数。例如,使用AVERAGEIF结合数组条件: 但AVERAGEIF不支持直接复杂的数组条件,所以可能需要使用AVERAGE结合IF数组公式。例如,计算平均值的公式可以写成: =AVERAGE(IF((B2:B100 >= (QUARTILE.INC(B2:B100,1) - 1.5*(QUARTILE.INC(B2:B100,3)-QUARTILE.INC(B2:B100,1))))*(B2:B100 <= (QUARTILE.INC(B2:B100,3) + 1.5*(QUARTILE.INC(B2:B100,3)-QUARTILE.INC(B2:B100,1)))), B2:B100)) 这是一个数组公式,需要按Ctrl+Shift+Enter输入。但考虑到用户可能不熟悉数组公式的操作,这可能会增加复杂度。因此,使用辅助列可能更稳妥,尤其是对于Excel新手来说。 总结步骤: 1. 计算Q1、Q3和IQR。 2. 在辅助列中标记异常值。 3. 计算正常值的平均值。 4. 用该平均值减去C2,结果放在D2。 需要确保所有公式正确,特别是绝对引用和区域范围是否正确。例如,B列的数据范围是否正确,是否有空值需要处理。如果B列的数据不是连续的,可能需要调整范围,或者使用动态范围,比如B2:B1048576,但实际中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自动化整个过程,即当B列的数据增减时,公式能自动适应。使用表格的结构化引用(例如将B列转换为Excel表格)可以自动扩展范围,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稍复杂,所以暂时保持简单范围引用。 可能的错误点: - 四分位数的计算是否正确。 - 公式中的绝对引用是否正确。 - 数据范围是否正确,比如是否包含标题行。 - 数组公式是否正确输入。 测试案例: 假设B2到B5的数据为:10, 12, 14, 100(其中100可能是异常值) Q1 = 11,Q3 = 14,IQR=3,异常值下限11 - 4.5=6.5,上限14 +4.5=18.5。因此100超过18.5,属于异常值。正常值为10,12,14,平均值为12。如果C2=5,则D2=12-5=7。 验证公式是否能正确识别异常值并计算平均值为12,然后得出D2=7。 最后,将步骤详细分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用户如何操作,并提醒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数据范围、公式输入方式等。</think>按照你的需求,以下是分步实现的解决方案: ### **步骤1:计算四分位数和异常值范围** 1. **计算第一四分位数(Q1)** 在空白单元格(如F1)输入公式: $$=QUARTILE.INC(B:B, 1)$$ 2. **计算第三四分位数(Q3)** 在另一个空白单元格(如F2)输入公式: $$=QUARTILE.INC(B:B, 3)$$ 3. **计算四分位距(IQR)** 在单元格F3输入: $$=F2 - F1$$ 4. **确定异常值范围** - 下限:$$F1 - 1.5 \times F3$$(如F4) - 上限:$$F2 + 1.5 \times F3$$(如F5) --- ### **步骤2:标记B列的异常值(可选辅助列)** 1. **在E列标记异常值** 在E2输入公式并下拉填充: ```excel =IF(OR(B2 < F$4, B2 > F$5), "异常", "正常") ``` --- ### **步骤3:计算去除异常值后的平均值** - 在空白单元格(如F6)输入公式: $$=AVERAGEIF(E:E, "正常", B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