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RDB vs AOF:核心机制对比
1. RDB:快照式持久化
- 工作原理:
通过fork()
子进程生成内存数据的二进制快照(dump.rdb
),触发条件包括:- 配置时间阈值(如
save 60 10000
:60秒内1万次写操作); - 执行
SAVE
/BGSAVE
命令[citation:3][citation:6]。
- 配置时间阈值(如
- 优势:
- 文件紧凑(二进制压缩),恢复速度快(10GB数据约20秒)[citation:6];
- 对主线程影响小(子进程异步处理)。
- 缺陷:
- 数据丢失风险:两次快照间的数据可能丢失[citation:3];
fork()
性能问题:大内存实例fork()
耗时可能达秒级[citatio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