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频移公式_PW多普勒测量误差杂谈

本文探讨了超声多普勒测量中的误差来源,重点围绕多普勒频移公式进行分析,讨论了S/D、PI和RI参数的计算及其对测量误差的影响。此外,还提到了校正角设置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对流速和血流量估计的精确性。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整探头角度和扫描线偏转,尽可能减小校正角以降低测量误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e27c9b0ce8856d01ff75dd3147618c95.png

S/D(收缩期舒张末期流速比)、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是超声多普勒测量中最常用的三个参数,更具体的说是动脉血管评估的三个重要指标,无论是颈动脉还是脐动脉评估都用得上。在外周动脉评估时,除了上面提及的三个指标外,有时还会测量具体的血流速度值,譬如狭窄位置的收缩期峰值流速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估计以及血透患者内瘘血流量的估计用于评估内瘘成熟度和通畅性。但凡是测量就避免不了测量误差的客观存在,下面就来简单聊聊哪些操作可能对测量带来误差。

首先所有测量根源都来自多普勒频移公式

Fd =2*F0*V*cos(a)/c

其中Fd就是多普勒频移(或频偏),F0是超声发射频率,V是流速,a是多普勒扫描线与流速方向夹角(即多普勒校正角),c是声速。超声系统检测到多普勒信号后,经过频谱分析获得频谱图,在频谱图上估计出每一时刻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这也是所有多普勒测量的基础。因此,在理解多普勒测量之前,有必要搞清楚最大流速曲线和平均流速曲线是怎么来的。

多普勒取样门覆盖的区域内血细胞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从而会产生不同多普勒频移的多普勒信号。我们从接收到的多普勒信号里截取一段多普勒信号,这段信号虽然从波形上看是随机没有规律的,但是可以假设是由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信号叠加而成的(这就是傅里叶展开的神奇之处)。所谓频谱分析就是对一段多普勒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从而可以估计出不同频率信号分量的强度。这里的频率即对应着多普勒频移,因此根据多普勒频移公式,如果已知多普勒频移,则可以倒推出这个频移对应的运动速度

V = Fd*c/[2*F0*cos(a)]

原来的频谱图描绘出信号强度(Y轴)是多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