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SOC?
先来看一下SOC的定义——SOC,全称是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也叫剩余电量,代表的是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期搁置不用后的剩余可放电电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电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其一般用一个字节也就是两位的十六进制表示(取值范围为0~100),含义是剩余电量为0%~100%,当SOC=0时表示电池放电完全,当SOC=100%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SOC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常见的手机电量,智能手表电量,电动车电量......。
(2)SOC估算难点?
1、电池开路电压(OCV)特性。电池开路电压指的是电池在静置状态下,正负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不同的电池其特性都不一样,要充分考虑具体的电池类型。
2、充放电倍率与端电压对应关系特性。电池动态情况下,我们测量到的电池电压,实际上电池的端电压。在定温度和恒流状态下它们的关系还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电池只要工开始非恒流工作就会打乱对应关系。
3、温度状态。不同材料的电池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特别是低温(所以系统会有加热功能);反正温度对电池的各个参数都有影响。
4、电池寿命状态。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寿命将逐渐衰减,衰减机理主要在于正负极材料晶体的塌陷和电极的钝化导致了有效锂离子的损失。总电量也将从BOL(Beginning of Life)向EOL(End of Life)状态趋近。因此在计算SOC时需要考虑是采用BOL时刻的总容量,还是当前寿命下的实际总容量。
5、电池的串并结合。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电芯肯定不是单个的,都是由于电芯的串并联组合的,这就使SOC的估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不同电芯间难免存在欧姆内阻、极化内阻、自放电率、初始容量等差别。
(3)常用SOC估算方法
目前主流的SOC估算方法有开路电压法、电流积分法、卡尔曼滤波法和神经网络法。比较常用的是前两种,后两种算法这里不展开讨论。
1、开路电压法其原理是利用电池在长时间静置的条件下,开路电压与SOC存在相对固定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开路电压来估算SOC。以前常用的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就是使用这种方法估算SOC。开路电压法简单便捷,但也存在很多缺点:
A、电池须经过长期静置,但电动汽车启动频繁,开路电压短时间内很难稳定;
B、电池存在电压平台,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在SOC30%-80%期间,端电压和SOC曲线近似为直线;
C、电池处于不同温度或不同寿命时期,尽管开路电压一样,但实际上的SOC差别可能较大;
2、电流积分法估算SOC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园林工具、储能等领域。虽然很多不同的BMS厂家都是用电流积分法估算SOC,但是由于各自算法设计、硬件电路、电流采样芯片选择的不同精度也各不相同。电流积分法也叫安时积分法(也叫电流积分法或库仑计数法),其本质是在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时,通过累积充进或放出的电量来估算电池的SOC。与其它SOC估算方法相比,电流积分法相对可靠,并且可以动态地估算电池的SOC值,因此被广泛使用。
电流积分法简化公式如下:
从以上公式不难看出,该估算方法存在着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2.1 电流采样造成误差
采样精度采样间隔
2.2 电池容量变化造成误差
温度变化电池老化充放电倍率不同电池自放电
2. 3 SOC
初始SOC估算困难
最终SOC过程取舍误差
该方法只是以电池的外部特征作为SOC估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池自放电率、老化程度和充放电倍率对电池SOC的影响,长期使用也会导致测量误差不断累积扩大,因此需要引入相关修正系数对累积误差进行纠正。
小结
就目前来讲SOC的估算精度依然是世界级的难题,希望能早日突破。对与相关企业来讲,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标准,当然了突破SOC的估算需要很强大的人力物力。(PS-了解了这么多,我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基本方法去校准吧,差不多就行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