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一种前端灰度发布方案,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的灰度发布只能以机器维度进行分组的问题。提供一种用户维度分组的灰度发布机制。
传统灰度发布,因为是以机器分组,所以要求服务是无状态的。所谓无状态就是对请求的处理是上下文无关的。有长连接、读写文件、缓存等场景,就是所谓”有状态“的。有状态的服务,如果用户的前一个请求打在机器A,后一个请求打在机器B,就会出问题。
所以,有状态的服务灰度发布,要做到:
同一用户始终访问同一版本的代码
放量过程像传统发布一样可控
本灰度发布方案对构建、部署、启动服务、处理请求阶段分别做改造,实现有状态服务灰度发布。
1、方案概述
我们把线上的代码称为stable版,本次发布的新代码称为beta版。先整体描述一下方案:
用git tag标识每次发布
在构建阶段生成tag,同时用tag名称来命名manifest.json
每次构建完新版本后,从cdn源机器取回上次发布的manifest.json文件,一并放在dist目录下
部署阶段全量部署到所有机器,在运行阶段来决定访问哪个版本的代码
node层启动服务时,读dist目录下的两份manifest.json文件,这样就能拿到新旧两个版本的文件清单
处理请求时,根据动态配置的放量信息和分流策略,来决定使用哪个manifest.json中的文件
版本号信息放在cookie中,以保证同一用户始终访问同一版本代码
2、开发阶段
正常开发代码,无需有任何额外操作。
3、构建阶段
publish-tag
新增一个git tag,以p-开头,意为publish。每次发布都有一个tag标记,格式为p-201911111001-lvdabao.标记发布时间与发布者。构建完成并同步cdn成功后,会将该tag同步到git仓库。
manifest.json
manifest.json是webpack构建完毕后的文件清单,可以用webpack-manifest-plugin插件生成。如有特殊需求也可以自己编写。我们是自己编写,并在动态渲染首页HTML时读取清单内容并输出script标签。
每次构建生成的文件名称是这样的格式:manifest-p-201911111001-lvdabao.json,这样每次发布都生成对应tag命名的manifest.json文件。
启动服务时可以一次读取到内存中,并不是处理每个请求都读一下文件,所以不必担心性能。
获取上次发布的版本信息
我们是用publish-tag来标识版本号的,只要拿到上次发布时的tag,就能取到对应的manifest.json文件。所以构建的最后一步就是把上一版的manifest.json文件从cdn源机器取到当前构建后的dist目录下,为后续服务启动时使用。
取上次的tag也很简单,一个git命令搞定:git tag –sort=-taggerdate | grep “^p-.*” | head -n 1
容错机制
如果上次发布的版本有重大问题,不能作为stable版使用,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个额外流程,允许构建的时候传入环境变量,指定stable tag。这样在获取stable版本信息时,优先取环境变量中指定的。
4、部署阶段
部署跟普通流程没什么区别,将dist目录发布到目标机器就行了。每次部署的dist文件包含以下:
beta版的manifest.json文件
beta版的资源文件
stable版的manifest.json文件
5、启动服务
启动服务时我们需要干两件事情:
把两个manifest.json文件读到内存中,供分流时使用
自动修改放量配置,将新版本比例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