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验证漫游指南 pdf_更好地认识PDF 文件

本文探讨了PDF格式的稳定性、复制困难的原因、编辑难度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介绍了PDF的OCR技术,指出其底层文本可编辑以提高准确性。同时分享了作者在处理PDF文件和学术资料时的经验,特别是如何进行PDF优化和转换。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看到少数派推送了一篇关于PDF的文章,《理解数字世界中的纸张:PDF | 科普》https://sspai.com/post/47092(可点击原文前往),将PDF这种格式解释得非常清楚。涉及到为什么PDF 的外观非常稳定?为什么PDF 中的文字经常难以复制?为什么PDF 很难编辑?

56307415b4f85a0aaee3441ca1ab25bc.png

PDF其实是用得多、了解得相对少的格式,但在学术研究的使用中非常广泛。但对PDF存在太多成见,有时候我也需要解释半天才能让对方理解其中的一些特点,比如OCR,一般人都理解为将图片模式变成文本,固然没错,但很难让他理解到文本是放在图片底层,并且与图像对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修改底层OCR,以使得结果更为正确,但无论如何,对于阅读是没有影响的。

我写的这个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系列,其最基本的就是对PDF文件进行检索,其中有系列三即是PDF优化工具和OCR工具的选择,讲到了我自己的各种处理办法,包括如何从其他各种文件转化为PDF及转化的参数,如何将双页扫描的PDF中间切开成两页等。

我最早接触PDF作为学术传播的工具,还是在汪丁丁教授的课上,他当时会把自己做了大量笔记的PDF文件传给大家,这其实相当少见。一方面教授在电子书上记笔记就挺少的,另一方面愿意将自己的笔记分发给学生的就更少。我最早对PDF的注解大概就是学的汪老师的方式,掌握了在Adobe Acorbat pro上的一堆快捷键,做各种类型的笔记。

少数派的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下面略述几点,大家可以点击原文去看这篇文章。

1.    其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