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网络位置服务器,全IP网络融合

本书深入探讨了全IP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IPv6寻址和路由、移动性(如移动IPv6)、网络安全(如IPsec和AAA)以及新兴技术如物联网、WiMAX和光纤上的IP。书中还涵盖了6LoWPAN在无线个域网中的应用,以及在车载网络和智能家庭网络中的实现。此外,书中讨论了全IP网络面临的挑战,如安全和移动性管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全IP网络融合》是201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索克K.塔卢克达尔(Asoke K. Talukder)。[1]

书    名

全IP网络融合

作    者

阿索克K.塔卢克达尔(Asoke KTalukder)

原作品

Convergence Through AllIP Networks

译    者

王玲芳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1]

出版时间

2016年3月页    数

387 页

定    价

99 元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111526452

丛书名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全IP网络融合内容简介

编辑

语音

《全IP网络融合》(Convergence Through All-IP Networks)共11章,系统讲解了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全部体系,内容涵盖骨干网络、各种网元以及大量的用户端设备。《全IP网络融合》(Convergence Through All-IP Networks)解释了全IP网络及IP融合,包含带有专用服务和应用场景的各种专题,具体内容涉及从光纤骨干网到无线“最后一英里”、物联网、低功率无线个域网(LoWPAN)和扩展的家庭联网、WiMAX、常用路由及IPv6路由、高速路上的车联网以及车内/车间的通信、NGN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等多个专题。《全IP网络融合》(Convergence Through All-IP Networks)适合互联网领域和信息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的专业研发和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业界从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等专业高年级师生的参考书。[1]

全IP网络融合图书目录

编辑

语音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章全IP网络:导论

11各代因特网

12无线因特网

13全IP网络

参考文献

第2章IPv6中的寻址和路由

21引言

22寻址

221寻址概述

222单播寻址

223组播寻址

224任意播地址

225主机和路由器的地址

226地址块分配

227单播或任意播地址指派规程

23IPv4到IPv6转换

231转换技术

232双栈方法

233打隧道(协议封装)方法

234转换方法

24路由

241网络架构

242路由核心知识

243路由协议

25多穴连接

251因特网结构

252主机多穴连接

253站点多穴连接

26移动性

261移动IPv4

262移动IPv6

参考文献

第3章因特网云内部的路由

31网络、因特网和层

311层相互作用

312因特网基础设施(因特网云内部是什么)

32网络和路由

321IP寻址

322网络和流量:电路和分组(数据报)交换

323网络设备

324网络流量路由

33路由协议

34主要路由协议

341路由信息协议

342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343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34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345路由器类型

346边界网关协议

35组播路由

351组播编址指派

352组播组

353组播树

354组播转发

355组播路由算法

356组播组成员关系协议

357组播路由协议

36虚拟路由器和负载均衡

37基于策略的路由

371引言

372策略路由

373策略路由结构

374实现策略路由

38路由器和交换机:平台架构

39安全管理

391OSPF

392BGP

310电信和公众网络:交换和路由

311无线、移动、自组织和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

312网络、复杂性的本质和其他创新

参考文献

第4章全IP网络:移动性和安全性

41引言

42移动IP

421发现

422注册

423打隧道

43IPv6的移动IP

431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

432移动IPv4和移动IPv6之间的差异

433移动IPv6安全

434移动IPv6中的切换

4353G CDMA网络之上移动IPv6中的切换

44IP网络中的安全

441IPsec如何工作

442IPsec中的各元素

443外发IP流量处理(保护到未保护)

444进入IP流量处理(未保护到保护)

45融合网络中的认证、授权和计费

451Diameter

452移动IPv6中的AAA

453一个融合的移动环境的安全框架

454 3GPP安全

参考文献

第5章转换扩展的家庭:步向基于IP的异构以用户为中心融合环境的下一步骤

51引言

52新的全IP家庭场景

521高清多媒体服务蓬勃发展

522通信流的重新分发

523IP家庭中的服务重新分发

524全IP家庭骨干的容量

53家庭(全IP)骨干

531IP作为家庭骨干网络的关键实体

532家庭网络相关的联网技术

533联网技术总结

54家庭网关

55桥接各项技术:步向全IP基础设施

551桥接全IP融合架构

552不需新导线作为全IP基础设施的一种解决方案

553物理媒介和协议融合

56全IP家庭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服务

561扩展家庭之上的随身使用四重播放服务

562e健康应用

563隐私、安全和用户概要

57扩展家庭网络

571全IP融合网络上的垂直和水平传输

572全IP扩展家庭基础设施中的QoS

参考文献

第6章无线车载网:架构、协议和标准

61引言

62实施主动安全

63车辆网络架构

631智能车辆

632路侧单元和车载单元

633车辆通信

64车辆应用

641安全相关的应用

642非安全(便利性、舒适度)应用

65车载标准

651陆地移动的通信接入

652汽车到汽车(汽车间)通信联盟

653车辆环境中的无线接入

66无线车载网络中的挑战

67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下一代IPv6网络安全:步向自治的和智能的网络

71引言

711背景

712下一代IPv6网络

713本章结构

72相关工作、工具和协议

721入侵检测/防御系统概述

722监测网络流量

723分组采样和流采样

724深度分组检测

73IPv6网络安全和用户剖析的智能

731分析器

732中心式服务器

74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物联网

81物联网:新型因特网

811引言

812社会影响

82物联网的特点

821典型的LoWPAN节点的特点

822LoWPAN

83实现物联网的标准

84用于物联网的协议层

85用于物联网的IEEE 802154——PHY和MAC

851868/915MHz频带

852245GHz ISM频带

853网络拓扑

86IPv6

87 6LoWPAN:在无线个域网之上传输IPv6

871LoWPAN帧格式和交付

872一个6LoWPAN的邻居发现

8736LoWPAN中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

874首部压缩

8756LoWPAN网状路由

876LoWPAN广播

88传输层

89应用层协议

810物联网的网络架构

8101自治LoWPAN

8102具有扩展因特网连接能力的LoWPAN

8103真正的物联网

811安全考虑

812物联网的应用

8121智能电网

8122工业监测

8123结构监测

8124保健

8125连接的家庭

8126远程测量

8127农业监测

参考文献

第9章6LoWPAN:采用IPv6互联物体

91引言

92传感器节点

93IEEE 802154标准

946LoWPAN

9416LoWPAN适配层

9426LoWPAN路由

943网状网之下路由

944路由之上路由

9456LoWPAN地址指派

9466LoWPAN首部压缩

9476LoWPAN分片

9486LoWPAN邻居发现

95 6LoWPAN实现

951TinyOS

952ContikiOS

96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0章光纤上的IP

101引言

102封装中的网络数据

103为什么需要帧

104IP和光网络

105WDM网络中的控制

106IP域中的分组汇聚

107全IP光突发交换网络

108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WiMAX上的IPv6

111引言

112WiMAX技术概述

1121物理层

1122MAC层

113WiMAX网络架构

114IPv6和WiMAX

1141邻居发现

1142无状态自动配置

1143WiMAX和自动配置

115在WiMAX上部署IPv6的挑战

1151组播支持

1152子网或链路模型

116对建议解决方案的讨论

1161组播支持

1162BS和AR/ASNGW接口

1163AR/ASNGW和NDP规程

1164子网模型

1165移动性

参考文献[2]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全IP网络融合

.当当网[引用日期2019-07-1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